写马克思韦伯(Max Weber)这篇文章的读后感,就我而言不算是轻松的事,里面讨论的方面很多,也不是我能全部领会的,只能粗略的说上几句。马克思韦伯是上世纪德国出名的哲学家、法学家、经济学家及社会学家等,同时也是公共行政学与现代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反正,他研究的领域广泛,其文章学说值得推荐。
“学术”一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严肃的、正经的、高不可攀的一面墙,其实“学术”也是社会上众多职业的一种,只是在于你是否要选择走这条路,仅此而已。要把学术当作一种志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例如,在象牙塔里的教授博士,首要面临的就是学者与教师——双重身份。有时候,一位学术素养极高的学者,不一定会是个“好”的老师,这点相信很多学生是明白的。
一大学堂课里,若面对老师的是成堆的学生,旁人看来,这个老师好像“很厉害”、“很会教”,下意识就会生成“这个老师的学术成就肯定也高”的直接想像。然事实不尽如是,多人听课,很大部分的原因在于老师本身——教学方式、语气、性情,甚至声音。
当然也不能说,有教学天赋的老师就一定不是出色的学者,甚至大有人在。细想,老师要让学生对问题能够作出独立思考,或许是教育里一项艰难的任务。总之,学生的多寡是不能成为一种检测研究学问能力的准绳。
灵感从热情而来
除了双重身份以外,韦伯也提到了“灵感”。灵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东西,在研究学术里,我们都是在前人的庇荫下慢慢前进的一群,不断提出新的创见、新的视角、新的概念,是学术不断进步的主因,而灵感从何而来?韦伯提到一个牵线人——热情。热情从来都不能缺席,你必须将热情投放在工作上(学术研究),热情能够激发灵感,从而获得“个人体验”——达到学术成就。
“凡是不能怀著热情去做的事,都是一种不值得的事。”如果对于学术研究没有热情,韦伯会奉劝你,还是转行吧。热情不一定能够激发灵感,但没有了热情,灵感不会在这种“苦苦思索”的过程中萌发,没有了这“苦苦思索”的过程,自己的创见会一直在门外徘徊。热情是先决条件,而如先前所说,热情不一定就会产生灵感——这就是研究学术的风险,有些人努力多年可能都不曾有灵感前来敲门。
韦伯也论及了“人格”,如果一个学者把学术研究当作一种表演事业,以“个人体验”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吹捧、宣扬、炫耀自己的学术成就,或是假装自己天赋异禀的样子。这样的人,我们不能把他当作以为有“人格”的人。唯有真心献身于学问者,才能成就其“学术为志业”的高度与尊严。
由此,真正将学术当作一种志业的学者,在机构里寻求更高职位非第一要义,也不会以受学生欢迎来作为自己的学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