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性好吃,美食当前总难以抗拒,心动之馀则忍不住要大快朵颐一番。渐渐上了年纪缺乏运动,身子终究发福。久未谋面的老友为了给面子,不直接形容我是“肥胖”,加多了几个字修饰一下,说我是“退休后心情好,心宽体胖”。而我,总自我解嘲说这是“君子重则威”。因此我的字面上直接解释是,要当一个受人尊敬的“君子”,其身子一定要够重,这才有威严。
其实,这仅纯属玩笑。“君子重则威”的典故,乃来自《论语》里孔老夫子的一句名言: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其中的“重”字,不是我们普遍了解的“重量”,而是一个人处世品德所表现出来的“庄重”。所以全文的解释应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君子,其为人举止一定要庄重,否则就会没有威严;求取学问时他必须涉猎广阔而不顽固闭塞;做人则要以忠信为主,道德修养不如自己的人别和他们做朋友;犯了错误,须不怕面对而改正。这些,才是君子为人之道。
人须取“四重”
另一部与《论语》类似的《法语》, 作者杨雄( 扬子) 在其〈修身篇〉里头说过这么一句话:“人须取‘四重’:即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意思是说,一个人重视自己言语敦重其内容就会有条理:重视自己行为庄重给人感觉就会有德行,重视自己样貌端重,能让人尊敬而有威严;重视自己兴趣素养,让人对你的嗜好有所观仰敬佩。加上《弟子规》里的“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即奸言巧语秽词,低俗的市井气息,都必须戒避,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君子。
我们身边一些很有才华、学识、品德也不错的知名人士,往往听到社会舆论对他们的评语,总是十分的负面。其原因不外是“相不由心生”使然。一个人的相,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修养内涵,我们称之为“气质”。“相”,不一定是生理容貌上反映出来给人的感觉,它也可以是他们的创作如文章、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让人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我喜欢听文学家如蒋勋、馀光中、朱西宁、永乐多斯等的演讲,除了内容精彩,他们的演说韵味始终让人心仪,有说不出的气质令人敬仰。然而,最让人不齿又能做到“四重”之人,就是当下的政客们了。
不信,且用四重检验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