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遇到一位国内最高学府的90后研究生,在讨论一个历史研究的题目时,谈到该研究能不能开展与把握的好。该研究生不加思索的说只要有材料,研究就能做得出来。这样的答案如果是出自没有受过学术训练的普罗大众之口,不会令人感到惊奇。但就一名研究生而言,则突显了对作研究的理解的不足更具体的说,在忽视作研究的可能遇上的困难度。
有了材料只是展开研究的必要条件,但不一定就能保证一定可端出研究成果。如同小学徒上菜市场随手可买到准备下锅的料理,但能够断定有十足的把握可炒出一盘好菜。作研究者在取得材料之后,首先要能够初步判断那些材料是否足够支撑起所要论述的重点?继而要判定那些材料能够体现在研究的篇章上?单单一句“有材料就能完成研究”,不只显露了一个人的学术功底的薄弱,也说明其思考的角度仍流于平面,对材料应用缺乏立体化的概念。
发现问题乃常态
在资讯爆炸的今天,资讯流通快速,几乎在研究资料的取得已不再存在障碍。“找不到材料”已非研究无法展开的借口。学术研究发展到今天,解读资料、应用资料已是进行研究的基本能力要求。研究者如果还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后面会遇到的障碍就得耗费更多的心力去解决。
投入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员一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在书写论文的过程中如果觉得问题不大,其实这是隐藏许多问题的一种征兆。反之,一开始就发现很多问题,那才是一种常态。自诩才高八斗者,作出来的东西往往不怎么样,愈学愈不懂的心理状态其实才是一种常态。
没有研究热情者,要长时间沉浸在书堆里,那是一种痛苦。小看书写论文的难度,那是放大了自己,低估了做事的基本功。当做人少了一份谦卑的态度,做起事来难免容易掉入眼高手低所造成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