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有一个常用的词儿,叫“拿捏”。
何谓拿捏?根据线上词典的解释,拿捏就是: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某一样东西或用手指不断的夹紧放松、把软的东西捏造成一定的形状,如捏饺子、捏面人、泥人等。
另一方面,也有较负面的解说,就是假造、虚构如:捏造、捏陷等。
自古以来,人们对“拿捏”,都是用在人类的动作或处理事情的态度上。甚少用来形容机械操作或非生物的动作上。严格说起来,这字眼确实有点抽像。
譬如说,当下属请教上司某些棘手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华人上司最容易脱逃的法宝就是套一句“你自己去拿捏吧”。这万能胶布贴在问题上,肯定相安无事。处理过程中下属若真的“拿捏”不好,把事情搞砸了,这账便可全算在这些下面的人“拿捏”不当,没把事情处理好,因此问责时上司不会有事,这招多好用!
中国人善用文字
但同样的情形发生在西方管理个案则不同了。通常上司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为了加强下属办事情的独立性与机动性,他或许会说“at your discretion”,意即由你决定,或是由你斟酌决定的意思。这句话中,还涵盖了上司与你共同负责的意味。因为“由你决定”是“我这个做上司决定的”,你搞砸了,我也有一定的责任要扛,因此难逃其咎。
就凭这点,我们不难发觉,中国人(当然包括我们华人)在文字的运用方面,要比西洋人强多了。就譬如说,高尔夫运动上,初学者最头痛的便是双手握杆的力度了。西洋教学方式,教练得跟用长篇大论英语向你解释:你抓杆时,要想像手里掐著一只鹅的脖子,太紧了,会把它掐死;太松了,它会挣脱飞走,抓杆的力度要恰恰好不会掐死那只鹅,也不会让它飞走云云。
轮到讲华语的教练登场时,则一言以蔽之:抓杆的力度轻重,要“拿捏”得好。完毕。由此再度证明,中文的意境深远,非英文可匹比。(自我阿Q)
推出模糊逻辑理论
以此延伸,不论是打羽毛球、乒乓、体操、游泳、写字、画画、弹奏乐器、甚至于煮菜下油下盐巴等,只要是与身体或其他部位活动有关的,无不能把“拿捏”二字淋漓尽致的派上用场,而且极为传神达意。
多年前,电子工业控制系统推出新的“模糊逻辑”(Fuzzy Logic)理论时,就是用它来改良过于严谨刻板的“二元项”(二进位0与1)的逻辑运算,把僵硬的Yes & No逻辑软化,将它变成“差不多先生逻辑”,藉以调整并降低其机械启动及休止的动作次数。这样一来,冷气压缩机就不会再在特定控制温度临界下频频开关,进而改进了其耗电量及机械寿命;手握录相机也同样,因为它没有不停的锁定画面焦点而改善了摄影效果的清晰度和稳定性。其他如电冰箱、洗衣机亦然。
想当年,我若有幸参与这类工程名词翻译的话(胡扯的),我一定会建议把这个颠覆电子领域的Fuzzy Logic,用我们中华名词杀手镧,把它翻成“拿捏逻辑”,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