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乡下农民的结婚对像大都来自邻近的村落。因此,一个家庭的亲朋戚友几乎都分布在方圆十公里的范围内。大家在使用的语言和奉行习俗都差不多,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维系。
反映社会变迁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国沿海地区的乡下农民都涌到经济特区打工,造成乡下的人口流失。在乡区务农的年轻人,家里经济条件较差者,要在邻近村落找对象结婚是件不容易的事。那时期,沿海地区开始出现内地的媳妇。因为内地经济的落后,生活仍然相当贫困,导致人口贩子有机可趁,诱使年轻的姑嫁到沿海地区乡下。
随著中国经济起飞,近十年来基础建设大大的改善,加上通讯的发达与内地经济的改善,当地人民掌握了更多的讯息,如今沿海地区的农村内地新娘已经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越南新娘的出现。越南新娘在台湾和马来西亚已是普遍现像,反映了社会的变迁构成地区婚姻嫁娶关系的变化。当然,过去中国乡下常听闻内地新娘不适应乡下劳作的生活而逃跑的案例,如今的主角变成了越南新娘,不少越南媳妇留下孩子回返越南去,或者到大都会区和其他越南同乡打黑工(即违法打工),与婆家完全断了音讯,衍生了许多社会问题。
越南新娘逃跑的案例反映了“缺乏真爱,只为传宗接代”的不健康的婚姻问题。一段婚姻的维系理应建立在有了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尤其在摆脱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时代,婚姻的自由赋予现代人追求自身幸福的权利,唯思想的保守与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导致很多人过了适婚的年龄却未遇到适合的对象。
互相了解是基础
其实,现代的乡团组织、校友会等组织理应为单生的适婚者设计各种活动,提供一个平台来寻找潜在的适合对象。这一类组织拥有最基本的同通性,提供了彼此相互了解的基础。例如学习方言班是个门槛很低的活动,几门课下来可进行户外教学,顺道举行户外活动。创造了适婚者相遇的机会,自然提供了相识相知的契机,继而才有希望进入相爱相许相惜的阶段,踏上经营一段美满婚姻的道路。
没有刻意设计的平台,空等缘份从天而降,最终下场常是不知何谓真爱,甭说传宗接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