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度指的是气魄和度量,是体现素质与修养的褒义词。《百度百科》说:夸耀一个人很有气度,就是赞他“有功不自耀、有善不自伐、有怨不计较、有错能容忍”,表现出一种待人以宽、律已以严的雍容大度。
《三国演义》三大战役的<官渡之战>,袁绍手下猛将如云,势力如日中天;对比之下,曹操兵力薄弱得很。以弱敌强,曹操手下部将不但没有把握能打胜仗,与袁绍有交情者,还有意投靠袁绍。
曹操心腹查到与袁绍暗中来往的各路诸侯,将资料和名单呈给曹操。曹操不但不看,还当部将面前烧毁名单,充分体现他气度恢弘的一面。曹操随后接纳谋士荀彧之言,派兵袭烧袁军粮车,袭袁军乌巢粮仓,大胜袁军,打出一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毛泽东曾经在多个不同场合高度评价曹操,推崇曹操是中国古代少见的一位集政治、军事、文学才能于一身的人物。毛泽东最佩服的,是曹操容人之量与恢弘大度,认为曹操能够在官渡大捷,非同凡响的宽容胸襟是关键;欠缺领袖该有气度,曹操不可能取胜,也不能够名留青史。
华团领导人也应该有气度,才能够成为好领导。不幸的是:华团组织多如牛毛,华团领导人车载斗量,环顾当前,配称“好领导”的领导人,又有几许?
财力取向的商业社会,没钱万万不能。华团领导人没有酬劳,还要任劳任怨,有劳无功,有功无偿;腾出时间、掏腰包为团体服务,必要时还得破财,造成一些有能力却无财力的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喜欢听好话,听好话的时候心里很舒服,人之常情;一旦听到有人说自己不好,或者批评自己做错了,总是想法子为自己辩护,反击对方。喜欢听阿谀逢迎之词,没有容人之量的主席,非但不可能成为好主席,还极有可能给团体带来祸害。
急功近利思想主导下,有人甫坐正,就摆出主席威风,“朕即天下”思想油然而生,认为朕即团体,团体即朕,完全不把其他理事看在眼里。有人非议,就理直气壮举起章程,有恃无恐说:你看看,章程明文规定主席对外可以代表本会,我这么做,有什么错?
有人很享受主席这把位子,坐久了,翅膀硬了,“集体领导”承诺置之脑后,情不自禁萌生“舍我其谁”自大心态,视其他理事如可有可无的废篓,反问:难道大事小事,我都要征求他们的意见?
章程虽然规定主席有权代表团体对外发言,如果发言内容涉及理事会讨论过的事项,就必须以达致的决议为依归,不能有违;未经讨论,或者关系到大是大非的课题,也有必要与主要理事洽商,以示尊重。最要不得的,是沆瀣一气,支持一方打击另一方,让人产生“没有中立”的不良印象。
不能要求每一个华团主席都是曹操,不过,具备领导人该有的气度,才能成为好的华团主席,肯定是颠扑不破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