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经济学是社会学科中,最发达,最多理论、模式,也是最教学化的,可还称不上是种精准的学科;此点,可从很少人预测到,会发生2008年金融海啸中一窥究竟。实则,许多经济政策,也很具争议性。
如日本虽是个高龄化社会,却依然不愿意大力引进客工,以刺激其经济活力;新加坡则根据择优原则,大力引进学历、知识、技术较高的人才,以补其人力与人才的不足,毕竟,新国人不可能人人是人才。择优引进的外国人,确有功于新国的可持续增长;可近年来,也有更多的新国人感到,其就业、薪资、与升迁机会,受到外国人的威胁。
个人看法是,大河有水小河满,若非因为择优引入政策,新国的整体经济蛋糕,会缩小,使新国人失去更多的高素质、体面的就业机会。这是因为,资本、人才、技术、知识、经济活力等,有同类相吸的互补作用。若缺了适度适时适量的外来人才,新国的整个经济蛋糕不仅缩小,就会机会减少,政府收入也会随之递减,别说有预算盈余与有钱派,恐怕还会赤字连连,从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沦落为均贫社会──毕竟,除了人才与制度,新国什么也没有。结论是,排外最终损人也损己。
就大马来说,从1990年代起,大量引入廉价外劳,无疑是使大马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因之一;因为,它削弱了本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可更深层的问题是,我国的政策失误,如在1970-80年代的黄金发展时期,我们却出台了自我设限的新经济政策。结果是,新港台韩升了台阶,大马却原地踏步。虽然在1990年代,因形势使然,而有所调整,可已失去良机──竞争对手已涌现。其次,我国的教育政策著重培养文员与公务员,而忽略了技术与职业教育,以至于因缺少适时适量的人才,而无法升级;其三,政府本身也过于著重头重脚轻的华而不实的威望项目(Prestige Project),而不像台湾等那么设立有规模、有水准、用人唯才的技术机构。
在这种情况下,内外资著重引入大量廉价外劳,而非著重转型升级自也是意料中事;试想,政府的教育政策,本身无法如德国、日本、瑞士一样,提供足量的可用人才,也没有特别资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升级。中小企业与外资,又怎会花钱费时地去培养人才与更新设备?更何况,培养了人才,反而易被挖角,替别人作嫁衣裳。结论是,中小企业层次不高,祸首应是政府政策,尤其是教育政策与技术政策所致。
在这种自生自灭情况下,不少中小企业,如家具业,依然能存活下来,靠的便是廉价外劳。
实则,若靠本国劳动力,不少企业早就关门大吉。意思是说,若非有这些廉价外劳,他们不是早就出走(若有能力),便早已消失。若这些企业能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关联性(Linkage Effect)很高,其出走或关闭,也将冲击到其他关联产业,如五金、木材加工等。
无疑,大马企业,包括没能带动中小企业的大型政联公司,已上了廉价外劳瘾,可祸首是在政府,要他们脱瘾,也得伸出援手,及给他们较充份的调整转型时间,如新加坡的做法便很值得参考。
依我看,在现阶段的全球化格局下,大马恐怕会被逼走向下而非向上竞争的路向。当某类内外资在最低薪资下出走时期,大马也未必能适时地创造出足量的体面就业机会──毕竟,功夫不是一日练成的,更何况涉及了朋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