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曾有数次发生居民相继抗议某某计划的事。表面上是说有关的计划有危险、危害健康或造成交通阻塞等等,实际上抗议者是担心屋价的问题。
如果有关的计划影响到居民的起、居、饮、食,那就必需重新检讨有关的计划。如果纯粹是屋价问题,那就不是处理事情的重点。毕竟影响屋价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交通、公共设施、管理、附近的经济发展等等。
话说回来,现在人们买屋子时是怎样想的,是用来赚钱还是让自己和家人有个安乐窝?其实建造屋子本来就是让每户人家居者有其屋。如果是用来住的,那屋价起或降与该户人家是没有太直接的影响。因为价钱的起落只是让屋主感觉买贵了还是买便宜而已,除非屋主要再融资。
对于低收入的家庭,买一间屋子是一辈子的事情;然而对于有钱的人来说,是一项投资或俗称——炒楼。
我尝试介绍过4户有需要的家庭购买4万2千一个单位的廉价屋,结果有三户因为付不起约8千令吉的头期和律师费而放弃了。结果有能力付这8千令吉现款的人,往往买来当投资,过后不是高价出售就是出租给别人。
由于炒楼的人越来越多,搞到巴生谷屋价飙升。在八打灵和梳邦一代的公寓都是30多万或40多万起,又或者说每一方尺400多令吉起。粗略计算每个月都得还2000令吉以上,这么昂贵的屋子,有多少人,特别是年轻人有能力购买?即使勉强偿还,购屋者最后还是成为了银行的奴隶。每个月把辛苦赚来的钱都拿去还贷款了。
目前的融资体系让有钱的人更容易融资买屋子,而穷的人则没有这个方便,所以有的人通过屋子的买卖就可以赚大钱,但有的则一世人都得还租金替别人供屋子。
为了让居者有其屋,政府应该通过各种政策减低人们炒楼,那屋价就不会飙升,而有心要买屋子给家人住的购者者就不会望楼兴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