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生活在贫穷线下的何家3兄妹,以往的收入也仅足三餐,岂知3人近年相继遭遇不幸,其中妹妹何明珠更被诊断患有鼻咽癌,病情反复,让相依为命的3人生活陷入拮据。
居住于和丰兴中背的何明珠(52岁),原是一名熟食档的助手,惟颈部在多年前突然长出2个如乒乓球班的肿瘤,后经医生检验,诊断为鼻咽癌。庆幸的是在2012年,经医生的转介下前往吉隆坡中央医院接受为期约2个月的化疗,虽然在完成整个疗程后,何明珠的病情好转,可是体重从50公斤下降至30公斤,无法再继续工作。
何明珠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时说,当医生诊断她患上鼻咽癌时,病情仍处于初期的阶段,因此医生立即安排她前往吉隆坡中央医院接受化疗,在结束化疗后,每日都要吃药抑制病情。
装置软管输入配方奶
患上鼻咽癌后,她无法如常人般进食,在2012至2015年期间只能吃粥。无奈天意弄人,她在2016年复诊时,医生确认病情再度复发。
当时,为免她吃粥时受细菌感染,医生特为她装置一条软管,从鼻孔穿入,直达胃部,自此她必须以成人配方奶粉取代正餐,通过软管输入配方奶,每天喝6次。
“医生建议饮用的配方奶粉,一罐就要价约80令吉,若根据医生建议每天喝6次,每次要8个奶粉勺的分量,一罐奶粉只足够应付3天。”
眼见生活捉襟见肘,何明珠感叹,每次饮用奶粉时都将8个奶粉勺的分量减半,有时候会参美禄粉冲泡,希望能省著喝,却因为如此,她没摄取足够营养,体重未见得有所增加。
她对奶粉是异常珍惜,看到少许奶粉还未完全溶解,就会加入温水加以搅拌,绝不让浪费半滴。
另一方面,为了治病,何明珠在过去数年陆续来往和丰、吉隆坡及怡保,虽然做工时有存下些许积蓄,但大部分都用于治疗及交通费,目前积蓄已经耗尽。
“虽然福利局每月都会提供300令吉援助金,但不够用来购买奶粉,更何况家里还有2名患病的哥哥,每天都要为三餐而烦恼。”
她表示,今年初也尝试向福利局申请购买奶粉的资助,不过至今仍未有音讯。询及每月开支总额时,何明珠表示无法计算准确数字,单单医生建议饮用的配方奶粉,一个月10罐就需约800令吉,这还未包括哥哥的伙食费及其他杂费。
2同住兄长高血压高血糖
何家共有7名兄弟姐妹,目前与何明珠相依为命,同住一屋檐下的二哥及四哥,同样面对著老人病的困扰,无法工作!
其中现年65岁的二哥何华患有“三高”症,而四哥何亚平(61岁)虽然只有高血压及高血糖,但在数个月前遭遇车祸,目前仍在养伤。
何明珠表示,二哥何华远是一名木工,退休后靠少少积蓄过活,所以当她患病无法做工后,生活更显艰苦,有时靠身在外地的兄妹及亲人的接济,惟长贫难顾。
虽然何华年事已高,但也曾尝试到附近几间工厂找工作,希望找到散工糊口,可是大多数厂家只愿聘请年轻的搬运工人,令他失望而归。
至于四哥何亚平原本有一份搬运煤气桶的散工,日薪30令吉,却不幸在4个月前被摩哆撞及,伤了脚,由于有高血压及高血糖,所以伤口比较难复原。
往医院复诊 车资负担重
每当接近何明珠复诊的日子,3兄妹均会感到非常忧愁,除了担心妹妹病情恶化,也为来往医院及住家的交通费感到烦恼,所以对每分每毫的开支都花得谨慎。
何明珠表示,本身在吉隆坡医院完成化疗后的3年期间,每月都要到怡保苏丹后端姑拜浓医院复诊及验血,以检验病情是否恶化,一去就是6至8小时。
她说,有时医院医生给的预约时间太早,她被迫要乘搭德士,而德士的单程车资要50令吉,回程才搭巴士,去怡保医院看专科医生,还要付费5或10令吉。“若是错过预约时间,就要重新预约,那时就要多花费一次的车资。”
目前,她也每隔2周就要前往和丰医院,更换置入鼻孔的软管,以避免软管肮脏及阻塞;和丰医院距离住家数公里,她虽然选择搭巴士前往,但来回也需要数令吉。
【爱心捐款】
有意捐款者请在新闻见报的3个月内,以支票或网上转账方式,将义款交至本报。一旦逾期,本报将把支票按址退回,或自动转入东方日报慈善公益基金内,协助其他有需要人士。
采用网上转账,我们的银行户头是Maybank 5140-7500-0321 Oriental Daily Sdn Bhd(Charity Account),请把转账单据连同捐款人资料、地址、电话及受惠人名字列出,电邮至charity@odn.my,或传真至03-26926336,不需要收据者无须提供地址。
采用支票者须在支票背后注明受惠者名字。支票抬头写上“Oriental Daily Sdn. Bhd(Charity Account)”,寄至本报吉隆坡办事处:Wisma Dang Wangi,38,Jalan Dang Wangi,50100 Kuala Lumpur。询问电话:03-26916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