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13日讯)联合国报告警告,全球有超过4000个物种成为野生动物走私者的目标,对“自然造成了无法估量的伤害”。
英国《卫报》报导,走私野生动物的犯罪是由对药品、宠物、野味、植物观赏和狩猎的需求所驱动。
报告发现,在所有查获的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中,有40%属于红色名录上受威胁或接近受威胁的物种。
根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的报告,该交易在80%以上的国家都很活跃,查获的货物仅占总体犯罪的一小部分。
走私动植物促进生物灭绝
研究人员查看了2015年至2021年间发生的14万多宗野生动物缉获事件。他们研究了该贸易的影响、趋势和驱动因素。珊瑚、大型爬行动物,如鳄鱼和大象是涉及缉获数量最多的个体。
报告称,野生动物犯罪似乎是导致稀有兰花、肉质植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等物种局部和全球灭绝的一个驱动因素。
穿山甲、海马和大型猫科动物等动物的身体部位,通常会被晒干并用于制药。鹦鹉和鬣蜥是受欢迎的宠物,兰花则作为观赏植物受到追捧。
此前的研究发现,由于非法野生动物贸易,某些蜘蛛猴和中美貘的种群数量下降了99.9%。研究人员警告,当地物种的消失可能导致全球灭绝。
走私涉及犯罪集团和政府腐败
许多野生动物犯罪都与大型有组织犯罪集团有关。报告称,腐败在破坏和阻止野生动物贩运的努力中起著关键作用,从向检查员行贿,到政府官员允许使用假许可证。
过去20年,缉获数量一直在增加,但2020年和2021年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一系列因素所造成,包括新冠肺炎疫情、执法力度减弱、贩运活动的真正减少,或者非法贸易方式的转变(如转向数码平台)使其更难被侦测。
据估计,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价值每年可能高达230亿美元(约1088亿令吉),每年贩运的动植物数量超过1亿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