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6日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3月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现已满10年,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周二发布白皮书。
中新社报导,白皮书共约2万2000字,除前言、结束语外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人类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解答时代之问,描绘未来愿景;扎根深厚历史文化土壤;既有目标方向,也有实现路径;中国既是倡导者也是行动派。
白皮书在前言中说,10年前,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目的就是回答“人类向何处去”的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为各国人民走向携手同心共护家园、共享繁荣的美好未来贡献中国方案。
一国即使再强大也无法包打天下
在第一部分中,白皮书称,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是团结还是分裂,是开放还是封闭,是合作还是对抗?如何抉择,关乎人类整体利益,也考验著各国的智慧。
白皮书指出,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无论近邻还是远交,无论大国还是小国,无论先进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
白皮书表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全球性危机,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小船经不起风浪,只有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任何一国即使再强大也无法包打天下,必须开展全球合作。
白皮书说,传统国际关系理论越来越难以解释今天的世界、无法破解人类面临的困局,国强必霸、崇尚实力、零和博弈等思维越来越不符合时代前进的方向。
白皮书称,中国发展振兴靠的是自身努力,而非侵略扩张。中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本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为世界人民提供发展机会,而不是要取代谁、打败谁。
白皮书还称,中国一向主张公平正义,始终把自身发展和世界发展统一起来,始终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以公认国际关系基本原则为遵循
对于未来的愿景,白皮书说,“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成为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白皮书表示,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集团政治的“小圈子”规则,超越了实力至上的逻辑,超越了少数西方国家定义的“普世价值”,倡导全球协作,推动国际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白皮书指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就是告别战争之剑,永铸和平之犁;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就是告别绝对安全,实现安危与共;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就是告别赢者通吃,共享发展成果;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就是告别文明优越,实现美美与共;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就是告别竭泽而渔,永享绿水青山。
白皮书又称,世界各国文明中都蕴含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反映了和平发展、团结共生、合作共赢等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通之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为遵循。
大国之大在于胸襟大格局大担当大
白皮书在阐述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时指出,应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原则,而基础在于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大国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关键因素。大国之大,不在于体量大、块头大、拳头大,而在于胸襟大、格局大、担当大。
白皮书认为,大国要以人类前途命运为要,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担负更大责任,而不是依仗实力对地区和国际事务谋求垄断。大国要加强协调和合作,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坚持换位思考和相互理解,对小国要平等相待。
白皮书指出,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才能避免跌入“修昔底德陷阱”,找到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正确相处之道,实现不同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国际社会积极评价3大全球倡议
白皮书称,中国既是倡导者也是行动派,并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例,引述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将使参与国间的贸易往来增加4.1%。到2030年,“一带一路”倡议每年将为全球产生1兆6000亿美元(约7兆5000亿令吉)收益。
白皮书还提到,中国提出的3大全球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以及全球文明倡议,获国际社会积极评价。白皮书指出,全球发展倡议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高度契合,尤其呼应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追求发展的心声;全球安全倡议秉持共同安全理念,重视综合施策,坚持合作之道,寻求可持续安全,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贡献智慧;全球文明倡议倡导所有国家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有助于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在结语中,白皮书指,人类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光明的前途不会自动到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一个美好愿景,也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前方的路纵然曲折,但也充满希望。只要世界各国团结起来,共行天下大道,就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