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25日讯)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称前苏联国家在国际法不具有效主权国家地位,引强烈反弹。专家认为,欧洲对华政策将因此事件受到挑战。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表示,欧盟领导人将在今年6月的峰会上讨论欧盟对中国的立场,以及与北京的未来关系。
为了缓和局面,中国驻法使馆在官网上表示,卢沙野的言论只是个人观点。在北京,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周一的例行记者会上强调,中国尊重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独立后的主权国家地位,包括乌克兰。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欧洲事务研究员菲克斯告诉美国之音:“这不是中方第一次不得不收回这位大使的言论了。这里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他的表态反映了北京的非官方思维,认为前苏联国家其实都处于俄罗斯的影响范围内。第2种是,卢可能希望在法国的公众当中试水,看看公众和其他盟国的反应会有多大。”
宾夕法尼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学者马布比为卢沙野的言论感到不解,在一则推文中,他给出了自己的分析:“这里有两种可能。1)这完全是大使不小心说出的愚蠢言论。2)这完全是大使被授权说出的愚蠢言论。没有第3种可能。无论是哪种情况,这样水平的无能都令人震惊。”
美国《纽约时报》外交记者、前驻华记者黄安伟(Edward Wong)在推特上评论道:“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把不明说的话大声地说了出来。这澄清了中国官员一直在说的需要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意思。他指的是帝国的领土。”
致力将欧洲拉入中国经济圈
报导指,中国近年来在外交上主动出击,努力将美国的欧洲盟友拉入中国的经济圈。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上个月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指出,2022年中欧之间的双向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去年欧盟对中国的投资达到100亿美元,同比增长96.6%。中国在欧洲的投资为69亿美元,同比增长23.7%。
他认为随著中国新政策的出台及防疫旅行限制全面取消,投资环境只会进一步改善。他说:“哪个头脑清醒的人会放弃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繁荣的市场?这样做只会对自己造成伤害。”
今年以来,包括德国总理肖尔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以及法国总统马克龙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都先后访问中国。
然而,中国在乌克兰战争中看似“中立”,却与俄罗斯建立“无上限伙伴关系”的做法,让欧洲对中国的质疑日益加深。
将讨论欧盟对华立场和关系
《纽约时报》在3月30日的一篇报导中表示,中俄关系的日益密切把欧洲置于一个困难处境。“一方面,乌克兰战争加深欧盟和美国的联盟关系,她们团结一致反对俄罗斯的入侵。另一方面,中国是欧洲主要大国,尤其是德国无法割舍的重要贸易和投资伙伴。”
在卢沙野发表引发争议的讲话后,中国对欧洲关系的苦心经营很可能遭遇重挫。
欧盟外交政策主管、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表示,欧盟27国在周一的外长会议上将评估和重新校准对中国的战略,而卢沙野的言论将是外长们讨论的问题之一。
他说:“我们不得不继续有关中国的讨论,她是我们外交政策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的菲克斯表示,卢沙野事件凸显欧洲对华政策面临挑战。“在马克龙访问北京之后,这一事件表明,如果有欧盟成员国受到中国大使的这种攻击,而其他成员国追求与中国的特殊政治和经济关系,那么寻找共同的欧洲对华政策将面临挑战。”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