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9日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周四在北京表示,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监测到传播力、致病力、免疫逃逸能力明显增加的新型变异株流行。
综合中新社和香港电台报导,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当天就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情况举行发布会。
陈操在会上表示,中国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以来,从全中国各口岸入境人员中监测到39种进化分支,全部为Omicron变异株,以BA.5.2和BF.7及其亚分支为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监测到传播力、致病力、免疫逃逸能力明显增加的新型变异株流行。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各地中小学相继开学,农村春耕陆续开始,要继续做好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加强农村地区物资保障,确保及时发现、救治和转诊有风险人员。
他强调要重视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继续坚持养老院、儿童福利院、幼儿园和学校等重点机构防控措施,做好相关人员健康监测,加强从业人员个人防护。
再度大流行机率低
针对新冠肺炎病毒3年来总体变化特点以及未来变化趋势,中疾控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指出,总体来看,病毒一直持续发生变异,并呈现出传染性增强、免疫逃逸能力增强、致病性减弱的趋势。
吴尊友进一步表示,可以从世界卫生组织(WHO)网站公布的死亡和病例数的比例来看致病性,2020年该比例为2.33%,2021年为1.72%,2022年为0.28%。在2022年12月份,祗有0.08%。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新冠肺炎病毒变异的变化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在减弱,当然其中也不排除人类与病毒的抗争,特别是疫苗的广泛应用。
吴尊友强调,从目前来看,未来出现比现在传染性更强的变异毒株可能性非常小;出现致病性加强,或者病毒出现“返祖”到Delta病毒,甚至原始毒株的可能性也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