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5日讯)外界传出中国将放宽防疫措施,《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周六在微博发文,指中国人已不能接受无差别的超长大规模封城,且超长封控违背“动态清零”的基本宗旨。
胡锡进指,中国的防疫形势很可能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上,不仅北方很多城市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扩散,连广州这样的南方超大城市也处于相当严重的情况。
他写道,中国人对无差别的超长大规模封城已经不能接受了,那样做在经济上也无疑是不可持续的。超长封控违背“动态清零”的基本宗旨,如果这个冬天把大规模静态管理作为对付疫情的主要手段,一些地方的经济就会垮掉,也是老百姓身心无法承受的。
精准防控面临考验
胡锡进指出,由常态化核酸检测支持的精准防控,能否挡得住今冬这波疫情的猛烈冲击,将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
他以北京市为例,指这座首都坚持3天一检已经半年,基本保持疫情平稳,但近来感染数也在增加。另外,外地人进京还比去其他地方旅行有更高标准,构成了一层保护,所以说北京市的整体形势同样难以乐观。
胡锡进提出,如果理想的精准防控无法将疫情控制在较低传播水平上,那么它能否将疫情控制在不引发公众恐慌、不造成医疗资源挤兑的水平上呢?是否意味著只要不尽全力、包括使用封城手段实现清零或接近清零,就一定要面对疫情大规模扩散的风险呢?中间的选择究竟是否存在呢?
他说,这个关键问题恐怕需要时间做出回答,更需要全社会用自己的努力来塑造答案。
胡锡进表示,周六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举行新闻发布会,备受关注,主题就是“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现在是中国社会面对疫情新一轮猛烈冲击,人们有很多困惑、焦虑和期待的时候,虽然大家在网上议论纷纷,主意很多,但说到底,国家才是人民群众真正的主心骨。
锁死楼门方式粗暴
胡锡进也在另一篇贴文中,谈到了呼和浩特新城区的坠楼事件。他指出,因发生疫情对高风险楼栋实施一段时间足不出户的静态管理,是必要也可以理解的,但将楼门锁死,使居民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出楼,这样的做法决不应允许。
他指出,封控作为公共防疫行动应努力争得人民群众的自愿配合,在现实中当然会有配合意愿的参差不齐,防控组织者可能会有一些居民不遵守规则擅自外出的担心,但决不应用锁死楼栋单元门的粗暴方式。那样做等同于将住户置于潜在的风险中,而且不尊重人格,无论如何都应当改变。无论如何,今后再也不应有为了疫情防控而把居民楼大门彻底锁死的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