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28日讯)4年一度的世界杯将在卡塔尔打响,而这一体育盛会的影子仍在浙江义乌攒动。据中新社和中国《新京报》报导,世界杯生意已然在义乌生根。因为世界杯的周边商品,70%由中国制造。
据义乌体育用品协会估算,从卡塔尔世界杯32强的旗帜到加油鼓劲的喇叭、哨子,从足球到球衣、围巾,到大力神杯的摆件和抱枕,“义乌制造”几乎占到整个卡塔尔世界杯周边商品市场份额的70%。
不过,数字之变只是“义乌制造”一隅。经营足球生意的义乌奥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创始人吴晓明表示:“光是世界杯前后足球出口能达到100万个,大约价值2000万元人民币(约1303万令吉)。”
50天赶工10万个足球
多位义乌商家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近段时间世界杯相关商品的外贸订单呈现井喷态势,几乎所有订单和安排都围绕世界杯。
和足球的渊源已有27年,先后经历了6届世界杯,义乌国际商贸城三区经营体育用品的店主吴晓明透露:“其实时间很紧张。尽管7月底接到订单后就开始动工生产,但疫情导致8月很长时间内无法开工。从接单到发货,中间生产周期只有不到50天。”接到订单后,吴晓明迅速组织员工开始加班加点赶制足球。
“工厂除了60多位工人外,还有专业的生产机器。每天产能可以达到3000个足球。”吴晓明解释,“尽管10万个足球只要1个多月就能完成,但这期间还不断接到其他客户的订单,需要同时开工。”
原创球衣已发200多万件
而深耕十余年、从小商贩成长为球衣制造商、经营原创球衣的义乌丹娜丝进出口有限公司创始人温从见表示,每届世界杯前夕,都是义乌体育商们最为忙碌的时刻,“通常提前半年乃至一年就会做好准备。”
今年4月开始,温从见陆续接到来自全球外贸商的球衣订单,公司所研发生产的原创球衣如今已发出200多万件。不过,工厂仍在马不停蹄地加班赶制,为即将升温的国内市场世界杯热做准备。
为了确保货源充足,他不但新签了库房用作囤货,还和广东、广西等7家工厂达成合作,确保球服能顺利生产。“每天辗转于厂房、库房和店铺,手机随时都收到订单消息,根本停不下来。”
热度会“保温”好一段时间
“今年阿拉伯国家的订单增幅比较大,现在我们工厂基本都在加班。”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主营球类用品的店主陆青说,照目前情况看,热度可能会“保温”好一段时间。
义乌商户售卖世界杯商品的经验颇丰,产能“供不应求”是市场常态。
“一般来说,我们对接的老客户都是上一届能卖多少球,这一届就先定多少货。32强‘出炉’的时候,采购商追加了一批订单,等到8强、4强信息一出,订货信息一般很快就来了。”陆青说,因为足球制作依赖人工,熟练的技术工人亦“供不应求”,订单自然要排队。
吴晓明说,相较于前几届世界杯,店铺今年的高端产品海外订单数量有所减少。“以往一些‘足球热’国家的采购商都会定制一些高端型周边产品,但今年大多数都选择了一些中端产品或者低端产品。”他说,近几个月,商铺也在及时调整高、中、低端货品的比例,以应对不同采购需求。
吴晓明同样计划将手上最后一批外贸单发出后,就转向中国国内市场。他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自2015年后,国内足球市场再度“高烧”,自己此前的外贸订单占比通常达到80%以上,而如今外贸和内销基本持平。
世界杯对于义乌相关出口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据义乌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义乌出口体育用品38亿2000万元人民币(约24亿8798万令吉),出口玩具96亿6000万元人民币(约62亿9092万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