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海洋科学院今天发布报告表示,澳洲大堡礁2/3区域的珊瑚覆盖面积创36年来新高,但珊瑚礁仍易受到日益频繁的大规模白化危机影响。
中央社援引路透社报导,澳洲海洋科学院年度报告指出,大堡礁南部因棘冠海星数量大爆发,导致珊瑚覆盖面积缩小,复育状况远不及中部和北部礁区。
澳洲海洋科学院院长哈迪斯蒂发布声明表示:“报告显示,大堡礁在面对无间断的严重干扰时有多脆弱,而这些干扰正变得日益频繁,且持续更久。”
这项报告发布前,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专家曾于3月到访大堡礁,考虑是否将其列入“濒危”名单。
澳洲海洋科学院根据对珊瑚礁的长期调查,将硬珊瑚覆盖率高于30%界定为具有高度价值,并作为评估珊瑚礁健康的关键指标。
大堡礁北部的硬珊瑚覆盖率从2017年的13%,增长至2022年的36%,中部的硬珊瑚覆盖率则从2019年的12%增长至33%,皆为澳洲海洋科学院自1985年开始监测这两个区域以来的最高比例。
硬珊瑚覆盖率通常高于另两个区域的大堡礁南部,覆盖率却从一年前的38%下降至34%。
大堡礁先前经历7年来第4度、反圣婴现象出现后首度大规模白化危机,但哈迪斯蒂表示,尽管面积广阔,但2020及2022年的白化现象,并不像2016及2017年那么严重。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大堡礁可以在不受强烈干扰的情况下复育。”不过,缺点在于这次覆盖率的增长由轴孔珊瑚所带动;澳洲海洋科学院表示,轴孔珊瑚尤其易于受到海浪侵蚀、热应力和棘冠海星的影响。
澳洲海洋科学院监测计划主任恩斯利说:“这代表硬珊瑚覆盖率的大幅增长,可能很快会因为轴孔珊瑚为主的珊瑚礁面临种种干扰而遭到抵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