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许多药局有如堡垒般,店内大部分商品陈列在上锁的柜子内,即使是除味剂、牙膏、铝箔纸等日常用品也不例外。美国连锁药局 Walgreens、Rite Aid业者指出,由于偷窃与在网路转卖等犯罪问题,业者不得不将药局许多商品上锁,甚至关闭部分店面。
根据世界新闻网报导,货架上锁通常是商家不得不使出的最后手段,然而先前从未如此大范围将商品锁进柜内,这么做的原因无非是为了防止偷窃;这对商家也是困扰,店家得在保护商品以及让顾客光临间取得平衡。
一直到20世纪早期,商品上锁都还是常态,过去的顾客购物时得到柜台说出需要的商品,由店员找出货物。
这一趋势在第一家自助超市“小猪商店”(Piggly Wiggly)开幕后开始转变,店家可借由开放式货架卖出更多商品,同时降低成本。
犯罪预防专家指出,虽然减少人力成本能够增加利润,但在某些情况下反而没有足够的人手阻止偷窃。
美国商店最常被偷的“热门商品”包括香烟、保健美容品、非处方药、避孕药、酒、美白牙贴等,而药局拥有的“热门商品”比率更高,因此上锁的商品比其他类型的店家更多。
基于安全考量,商家禁止员工以自己的“身体”阻挡窃贼,必须寻求其他方式保护商品。保护措施除了上锁还有防盗标签等,然而防盗标签已不如过去有效,警报声已成为商店内常见的噪音之一,但经常被忽略。
商家也实施其他策略防窃,例如顾客一次只能拿一样商品,防止买家直接扫光整个商品架。
业者表示,随著入店行窃事件愈来愈频繁,将商品锁进货柜的终极措施也跟著增加。目前尚未有全国的入店行窃数据,许多案例并未通报,店家与检察官也很少提出诉讼。
零售业者指出,有组织的犯罪行为使偷窃问题恶化,犯罪集团经常瞄准可以轻易快速在网路转卖的商品下手。
业者因此支持一项跨党派的议案,该提案要求线上买卖平台验证州政府为第三方卖家发行的身分证明,美国总统拜登也支持该法案,并于本周呼吁国会对贩售偷窃物品的线上买卖平台施加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