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5日讯) 新加坡一项研究显示,当地市面上25.8%的海鲜产品被贴错标签,这可能是商贩为了牟利而导致。
《今日报》报道,这项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发现,最常见的情况是把鲭鱼(sablefish)标注为黑鳕鱼(black cod),巴塔哥尼亚齿鱼 (patagonian toothfish)当作鳕鱼或鲈鱼出售,虹彩鲨鱼 (iridescent shark)标为海鲂(dory)或博氏巨鲶 (bocourti)。
这项刊登在学术期刊Food Control的研究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人员去年1月至4月份,搜集了新加坡85家超市和11家餐馆共96个样本后进行。
研究人员表示,有些错误纯属意外,但也有可能是为了牟利。例如,巴塔哥尼亚齿鱼俗称智利鲈鱼,可能让人会造成混乱,外行人也可能会把比目鱼(halibut)误认为鲆鱼(flounder),因为它们都是扁平海鱼。
研究人员指出,海产标签错误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健康。他们举例说,像常被当作鳕鱼或鲈鱼售卖的巴塔哥尼亚齿鱼一般汞(俗称水银)含量偏高,甚至超出安全水平。
研究人员也表示,相对一些国家和地区而言,新加坡海鲜产品贴错标签的比例相当高,如希腊只有13.5%的海鲜标签错误,台湾则为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