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3日讯)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新冠变种病毒Omicron比其他版本的病毒更容易“感染喉咙、而非肺部”,科学家认为这也可以解释为何Omicron似乎更具传染性但致命性较低。
美国世界新闻网根据英国《卫报》周日的报导,6项研究发现Omicron不像Delta等其他变种“对肺部造成伤害”。伦敦大学病毒学教授皮雷表示“所有使Omicron与以前变种不同的突变结果是‘它可能改变感染不同种类细胞的能力’,从本质上来说,Omicron看起来更能感染呼吸道”。
报导指出,如果病毒在喉咙中产生更多细胞、就会使其更具传播性,这将有助于解释Omicron快速传播的原因,另一方面,擅长感染肺组织的病毒可能更具危险性、但传播性较低。
利物浦大学分子病毒学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显示“感染Omicron的实验鼠体重减轻、病毒载量降低、肺炎的严重程度也减轻”,表明Omicron不如Delta病毒株和最初新冠病毒来得严重。此外,比利时鲁汶大学和美国研究人员上周提交给《自然》(Nature)期刊的另一份研究也发现类似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格拉斯哥大学病毒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则发现Omicron改变进入人体的方式,表明“Omicron有可能避开接种2剂疫苗的人的免疫力,但加强疫苗仍可以‘恢复部分免疫力’”。
去年11月Omicron首度于非洲南部现踪后,外界目前只知道它有惊人的50多种突变,这些变异能让病毒更易感染细胞及躲过免疫系统,但Omicron进入人体后的致病性仍然是科学家亟欲解开的谜团之一。
一批来自日本及美国的科学家以老鼠和仓鼠进行实验,在上月29日发表研究报告指,较其他新冠变种病毒,Omicron侵入肺部的情况轻许多,对肺部破坏小,感染大多集中在鼻和喉咙,因而减低出现重症的机率。
科学家认为新冠病毒的感染多始于口鼻,过后扩散到喉咙,轻症者大多仅止于此。重症者则是病毒侵入肺部造成严重损害,因为肺部的免疫细胞遇新冠病毒会过度反应,不论细胞受感染与否,都一律消灭,从而引发失控的发炎,让肺壁出现伤疤;更甚者病毒会从受损的肺部扩散到血液,引发血栓并破坏其他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