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7日讯)新加坡卫生部调整对Omicron变种毒株的应对方式,感染Omicron的冠病患者今日起无须一律送往指定设施隔离,而是按照目前应对其他变种毒株的条例,根据病况和接触程度加以区分。
新加坡卫生部昨晚发文告说,根据全球目前对Omicron变种毒株最新的数据和抗疫经验,新加坡预计会出现比Delta更多的病例,但重症和死亡的比率将比德尔塔来得少。这是因为奥密克戎的病症较不严重,冠病疫苗和追加剂也能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
因此,当局调整处理Omicron冠病病例的方式。从今日起,处理Omicron冠病病例的默认方式,不再是在指定设施隔离。与目前对其他冠病病例的处理方式一样,身体不适和出现冠病症状的Omicron冠病病例将根据临床症状,被安排加入居家康复计划,或在社区护理设施康复。已接种疫苗或未满12岁的患者须隔离10天,未完成接种者隔离14天。
身体无恙,但检测呈阳者,则应在首72小时留在家中,避免与他人接触。在72小时后,如果ART检测呈阴,便可恢复自由活动。如果期间感到不适,例如发高烧或气喘,应立即求医。
与确诊Omicron病患密切接触者将接到为期7天的健康风险警告。他们在这7天只要进行抗原快速检测(ART)自检,结果呈阴便可出门。
此外,相关的接触者追踪工作也调整,以家人自行申报,使用合力追踪等数码工具,以及密切控制医院、疗养院、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安老院和学前教育中心等高风险场所为主。
新加坡卫生部说,上述调整将让新加坡把医疗资源集中在重症病例和保护高风险场所,回到以单一、精简的方式应对冠病,无须根据不同的冠病变种毒株作区分。这将让实地运作和遵守准则更方便。”
截至本月25日,新加坡共有546起Omicron确诊病例,其中443起为境外输入,103起为本土传播。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文告,单是上周,新加坡就有13起无关联的Omicron社区病例,以及78起同其他病例有关的社区病例。
目前数据显示,感染Omicron的病患住院和患上重症的风险比感染Delta的病患低。
新加坡卫生部表示,新加坡目前尚未有Omicron病患需要进入加护病房或供氧,不过这可能与大多数病患年纪较轻和都已完成疫苗接种有关。
该部指出,国外研究初步估计,接种两剂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可使有症状的Omicron感染风险降低约35%。如果已经完成接种追加剂,风险降低的幅度可进一步扩大至75%。
该部强调,目前仍须推动疫苗追加剂的接种计划,让公众能获得更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