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19日讯)台湾《联合报》引述美媒报导,追溯新冠病毒的科学家发现,竂国北部石灰岩洞内蝙蝠身上的冠状病毒,与造成人类大流行的新冠病毒(SARS-CoV-2)有一个关键的共同特点,使科学家更接近找到新冠肺炎的源头。
彭博社报导,法国巴斯德研究院(Pasteur Institute)与寮国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数百种蹄鼻蝠(horseshoe bats)身上的病毒中,寻找与新冠病毒类似的病毒,发现3种病毒与新冠病毒棘状蛋白质构造上的受体结合区域(Receptor-binding domains)密切吻合,新冠病毒的受体结合区域与人类的血管收缩素转化酶2(ACE-2)结合,引起感染。
《自然》期刊正考虑刊载这篇在周五(17日)发表的研究报告,此研究结果支持新冠病毒存在于自然界,而且源自蝙蝠身上病毒的假设。研究发现,中国南部和东南亚的蹄鼻蝠属密集区,每天大约有1000只蝙蝠感染冠状病毒。
未来可能直接传染给人类
研究的共同作者、巴斯德研究院病原体发现部门主任艾略特指出,3种在竂国发现的冠状病毒分别称为BANAL-52、BANAL-103和BANAL-236,是新冠病毒最亲近的祖先,“这些病毒可能促成新冠病毒的起源,而且可能在未来直接传染给人类”。
报告指出,在寮国发现的这3种冠状病毒的受体结合区域,比之前在云南省墨江矿坑发现的蹄鼻蝠身上的RaTG13病毒,更接近新冠病毒。其中BANAL-236病毒的受体结合区域几乎与新冠病毒一模一样。
先前有假设指出,新冠病毒棘蛋白的弗林蛋白酶在野生蝙蝠身上都没找到,因此才会有人怀疑是从实验室外泄的人造病毒,但这篇论文的作者认为,或许是因为研究人员采样还不够多、不够广泛,这次的研究证实蝙蝠身上有前所未见的乙型冠状病毒,且也跟新冠病毒的早期病株一样有传播给人类的风险。
未参与这项研究,但也在追溯新冠病毒源头的澳洲悉尼大学生物进化学者霍姆斯表示,新冠病毒的受体结合区域非常特别,当初发现时很少有其他类似病毒可互相比较。如果从自然界广泛采样研究,也许可以从基因体找到新冠病毒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