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2日讯)中国汽车晶片短缺的情形未见改善之际,国家市场监管局网站周五(10日)发布一则行政处罚消息,指有3间汽车晶片经销企业哄抬价格,合共罚款250万元人民币(约160万4967令吉)。据指出,涉事企业将进价不到10元人民币(约6.40令吉)的晶片,以400多元人民币(约257令吉)的高价销售,涨幅达40倍。
据台湾《联合报》和中央社报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弹,使得原本供给吃紧的汽车晶片雪上加霜,中国多家车企近期恐面临断供风险,纷纷喊苦。监管部门为避免恶意哄抬、炒作,近期加大监管力度,严查违法行为。
中国国家市场监管局指出,8月派出调查组,根据价格监测和线索,依法对部分汽车晶片经销企业涉嫌哄抬价格行为开展调查。
根据调查,今年以来,汽车晶片生产商、授权代理商等销售晶片价格上涨幅度为10%至15%,个别晶片上涨50%。但有个别经销企业趁机恶意抢购短缺晶片,大幅加价销售,哄抬价格,牟取高额利润。
经查,上海锲特、上海诚胜、深圳誉畅大幅加价销售部分汽车晶片,例如进价不到10元人民币的晶片,以400多元人民币的高价销售,涨幅达40倍。但在供需平衡交易条件下,汽车晶片贸易商的加价率一般为7%至10%。
下游企业被逼接受高额报价
中国国家市场监管局批评,涉案企业利用中国汽车晶片供需失衡,在采购价格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大幅加价销售汽车晶片。但由于下游汽车零配件企业因无晶片可用,面临断供违约赔偿的风险,最终不得不接受高额报价。
通报指出,全球晶片普遍供应不足,加上5G技术发展、消费性电子产品的竞争,更使车用晶片的产能受到影响,连带使汽车产量下降。
市场监管局强调,将会继续密切关注晶片领域价格秩序,强化价格监测,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据《经济参考报》、第一财经报导,中央出手打击哄抬价格和囤货,一定程度上可稳定晶片价格。然而晶片供给不足问题属全球性,因此中国国内部分车企减产、销量降低的情形将持续好一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