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4日讯)新加坡最新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病患即使已经康复,仍可能因为免疫反应持续过盛,导致血栓风险提高,更容易心脏病发作、中风或出现器官衰竭。
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李光前医学院领导的研究团队招募30名新冠肺炎康复者,在他们出院两至5周后分析他们的血液样本,发现他们的血管受损程度比不曾感染冠病者高。这些病患主要是新加坡籍华人。
与确诊病患做对比的控制组包含24名健康人士,以及20名不曾感染病毒的糖尿病或高血压病患。
研究员发现,由于血管受损程度较高,排出的内皮细胞较多,在确诊病患血液里循环的内皮细胞,是非确诊病患血液里的两倍。
领导这项研究的南大李光前医学院助理教授张慧雯在记者会上说,即使确诊病患体内的病毒已经消除,身体仍产生大量可启动免疫反应的细胞因子,血液里也存在异常大量的免疫T细胞。
“这可导致血管受损发炎,血管屏障出现漏洞,这时身体会产生启动血栓的因子。如果血栓严重,对病患将有毁灭性的影响,如心脏病发作和中风。”
她说,免疫反应为什么在康复后仍过度活跃目前不得而知。
今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修改临床管理指导原则,针对血栓形成,建议让住院新冠肺炎确诊病患使用低剂量抗血凝固药物。
张慧雯说,康复病患是否也得用抗血凝固药物须进一步研究,现阶段应提醒他们注意是否出现症状。
研究显示,血栓风险提高不仅限于中度或重度冠病病患,即使曾经患有轻度新冠肺炎,也须留意是否有后遗症。
这项研究招募了轻度、中度与重度冠病康复者各10人。张慧雯说,虽然冠病严重程度对血管受损程度有些许影响,但差异在统计学上微不足道。
“患上轻度新冠肺炎的人较快康复,他们是否应该担心未来风险?根据这项研究,我认为应该。我们会建议这些病患留意是否有后遗症,如果有疑问应该询问医生。”
血栓失调的现象不仅限于新冠肺炎。张慧雯指出,只要是病毒感染,都有可能导致血栓失调。例如,骨痛热症可能导致血栓不足,导致曾患病的年轻人或孩童失血过多的风险增加。
研究团队正与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和公共医院合作,最近开始招募康复6至18个月的新冠肺炎病患,以评估冠病更长期的影响,预计会召募至少100名康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