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舟11号”运载火箭10日首飞,因飞行出现异常发射失利,由于这是继今年长征七号甲遥一运载火箭及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升空失利后,中国火箭第三次未完成发射任务,有媒体及网民质疑失利原因,是美国加强对中国的晶片出口管制造成。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并无直接关连。
综合外媒的报导,在“快舟11号”之前,中国火箭今年还有两次发射失利,分别是3月16日长征七号甲遥一运载火箭,以及4月9日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地点分别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及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报导称,3月16日晚,长征七号改中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因在飞行过程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败。4月9日晚,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印尼PALAPA-N1卫星,上升后不到50秒就爆炸坠落;官媒后来报导称,长征三号是因为临射前测试过程中发现产品技术问题,使发射任务推迟。
中国火箭今年已第三度发射失利,引发网民关注,网络上再度传出中国火箭今年发射“连三败”的原因,是中美贸易战后,美国加强管制对中国出口晶片,影响了中国火箭技术的发展,才使得发射失利情形多次出现。
美国晶片真的对中国火箭发射成功率有这么大影响吗?中国澎湃新闻引述航空制造网专家称,在火箭轨道计算计算机和姿态控制系统中,确实需要大量处理器和传感器晶片,但并没有到“没有美国晶片,全球火箭都飞不了”的地步。而发射失利的原因也可能来自材料、燃料和发动机。
不过,该报导也指出,火箭发射任务失利也提醒中国的航天人,应分析失利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继续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