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日讯)中国相隔10年发表第2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生态环境部表示,这段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较10年前大减72%。针对空气污染物排放,调查显示北京、天津、河北及周边、长三角和汾渭平原排放强度较大。
生态环境部周三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发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
会上指出,这次普查花3年完成,资料时期为2017年,主要调查对像为国内工业、农业及生活污染源共超过358万个(不包括移动源)。其中,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5省各类污染源数量,占全国总数超过50%;全国污染源的数量,特别是工业污染源的数量,基本上呈现由东向西逐步减少的分布形态。
在水污染物排放情况方面,主要为化学需氧量逾2143万吨、总氮逾304万吨、氨氮逾96万吨。从排放量来看,长江、珠江、淮河流域因为流域面积大,涉及省份多,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氨氮等污染物的排放量较大。按排放强度分析,海河、辽河、淮河流域单位水资源的污染物排放强度大。
在空气污染物排放物当中,以氮氧化物逾1785万吨占最多,其次为悬浮粒子逾1684万吨,以及二氧化硫逾696万吨。按区域分析,北京、天津、河北及周边、长三角和汾渭平原,是中国空气污染物单位面积排放强度较大的地区,亦是国家确定的空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
至于固体废物方面,山西、内蒙、河北、山东、辽宁5个省和区的一般固体废物产生量,占全国约42%;山东、河北、山西、安徽和江苏5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量则占全国40%。
中国污染情况出现转变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记者会上指出,调查结果显示,过去10年间,中国污染情况出现转变。首先,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较2007年分别下降72%、46%和34%。
同时,产业结构调整见成效,随著重点行业产能集中度提高,企业数量减少,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还有中国污染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包括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能力、城市基础设施污水处理能力,以及生活垃圾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