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8日讯) 历经长达200天的闭关维修工程,中国四川省著名景点及重要文物——乐山大佛日前完成了修复工作,如今重新开放。
综合媒体报导,乐山大佛面部的地衣、苔藓、霉菌等生物病害已清除干净;大佛胸腹部位的裂开风险及病害也已经遭到排除。
乐山大佛勘测维护项目负责人、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公司文保中心副主任孙博表示,今次查清了乐山大佛整体的病害类型,包括风化、水害(渗水、降水、凝结水、地下水)、生物植物侵蚀、佛身小型片状或块状岩石发育脱落、后期修缮材料空鼓、开裂、脱落等。
如披“电子防护衣”
修复期间,文物保护工作人员首次采用光纤监测系统和萤光碳点示踪法等高科技,对大佛开裂残损区域的植被清理,并加固部分区域,及修复垫层和面层等。
其中,光纤监测系统就像披在乐山大佛身上的“电子防护衣”,可长期有效地采集位移、渗压、温湿度等监测资料,以对大佛进行更好的保护。
此外,孙博指出,游客之前看到乐山大佛的“花脸”是地衣、苔藓、霉菌等生物病害所致,植物在修复层裂隙处滋长,加速修缮层起鼓、开裂、失稳,因此乐山大佛也需要“去角质”,专业人员会用“毛巾加蒸气”方式,达到对其表面清洁和保护的作用。
孙博表示,此次还使用无人机航测技术对乐山大佛整体进行测绘,并用3D激光扫瞄等手段对重点区域进行测绘,从而进行分析判断。
成立日常维护队
另外,为了更好的保护大佛,当局近日亦宣布正式成立“乐山大佛日常保养维护队”,首批队员共有10人,由管委会工作人员及参加过大佛维护工作的人员组成。队长杨天宇称,未来维护队将负责大佛脸部清洁保养、周边垃圾清理等相关工作。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朝开元初年,即公元713年,历时90年建成,高71公尺,是世上最高大的古代石刻弥勒佛坐像,被列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名录。不过,因长年暴露在自然环境下,大佛受到侵蚀,极易出现风化、渗水等病害。
去年10月,经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启动大佛胸腹部开裂残损区域抢救保护前期研究及勘测工作。这是史上有记录可查的第12次大佛本体保护工程,之前在宋朝和民国时期分别修复过两次和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