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4日讯)作为“慰安妇”(性奴)议题的历史研究者,中国学者苏智良认为,在中日当前关系下,要让历史研究不受政治影响很困难;这压力既来自日本,中国也不例外。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于周四访问中国,中国官方极力营造友好气氛。值此之际,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接受台湾中央社记者访问,谈他的研究以及引发的争议。
今年8月10日,苏智良及团队筹备了半年的国际慰安妇研讨会议原本预定召开,却突然在当月1日接获校方通知必须延期。
苏智良的理解是,中日官方要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所以通知“延期”。但要延到何时?再召聚多达60名海外专家又谈何容易?于是研讨会取消。
到了8月12日,苏智良看到中国总理李克强和安倍互致贺电、庆祝《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的新闻,他更明白原本研讨会举行的时间太过敏感。但究竟是哪个单位施压校方,苏智良语带保留表示:“不方便说。”
这不是苏智良第一次在处理慰安妇议题时面对外界压力。大约在1995年,苏智良写了一篇关于在上海调查慰安所的文章,有关部门以“中日友好”为由要求不要发表。此后两年,苏智良只调查不发表,直到央视节目采访他,才逐渐“解禁”。
他说:“历史往往是由政治家写的,但那些阿嬷们是无辜的,我更觉得应该为她们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