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4日讯)新加坡重视水供独立,将借助科技,在更节省能量的方式下提高新生水和淡化海水产量,12年后两者可应付该国80%的用水。
通过研究、科技和创新,新加坡公用事业局(PUB)在过去数十载,让新加坡拥有可持续性的干净水源。该局今早召开记者会,让媒体参观位于大士的海水淡化厂。
《新明日报》报导,新加坡水源来自集水区、新生水、淡化海水及向大马购水。其中,新生水和淡化海水分别占40%和30%。
该国公用事业局说, 借助科技产水能让新加坡更稳定供水,估计到了2030年,新生水和淡化海水将满足该国多达80%的用水需求,到了2060年则将增至85%。
不过,相较于传统的集水方式,生产新生水和淡化海水的成本及耗电量较高,需要多5倍至17倍的电能。
因此,公用事业局接下来将定下长远目标:减少超过三分之二的海水淡化耗电量,并在低电能情况下,增加新生水回收率至90%,以及减少污泥水。
盼更节省能量
目前新国进行海水淡化时,每1000公升海水需耗上3.5千瓦时(kWh)的电能。
当局希望,在短期内减少至1.5千瓦时,而长期目标是减至1千瓦时。
另外,自2002年,新加坡已投入4亿5300万元(约13亿5900万令吉)进行研究与发展项目。
公用事业局透露,所投入的资金主要是与27个国家的伙伴合作,共进行超过600种研究与发展项目。
这些项目包括基本研究、研究室样本、示范工厂等。
近20年来,公用事业局与水产业伙伴及高等教育学府合作,促进新科技的发展与测试,并将其使用在设备中。
探讨2科技降低耗电量
新加坡目前正探讨两种降低耗电量的海水淡化科技,并已成功达到每1000公升海水只耗1.65千瓦时的电能。
该国公用事业局目前探讨使用的两种科技为:电化学除盐技术(Electrodeionisation , 简称EDI),及生物仿生膜)。
目前在大士海水淡化厂测试的EDI科技是由新加坡与美国懿华水处理技术研发梯队合作的项目。
公用事业局表示,在初期测试阶段,当局每日淡化5万公升海水,成功以每1000公升海水只耗1.65千瓦时的电能进行淡化程序。
目前淡化厂每日可淡化3 8 0万公升的海水,若此科技确实有效,未来估计每日可淡化多达1万立方米的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