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19日讯)伊朗周五举行总统大选,结果不仅决定在外交与军事上的政策,还会决定政权往神权或民主的发展方向。4位候选人中,呼声最大的为温和派的现任总统鲁哈尼和反美强硬派教士莱希。
伊朗政策最终决定权在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不过总统可制定经济政策及处理基本国防外交事务。
伊朗全国约6万3500个票站已于当地时间早上8时(大马时间早上11时30分)开放予逾5600万合资格选民投票,投票时间于当地时间晚上8时(大马时间晚上11时30分)结束。
内政部表示,预计当地时间下周日会有初步结果,如果没有候选人取得过半数选票,下周便会举行第2轮投票。
撤制裁百姓未受惠
此次大选被视为核协议公投,“改革者”鲁哈尼任内成功以核协议换取“死敌”美国等西方国家撤销制裁,以推动经济发展,成为拉票最大筹码。西方逐步取消制裁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伊朗的经济增长率由2013年的负6%,上升至2016的约7%,主因是石油及其化学产品出口增加,惟失业率仍达12.5%,15至24岁年轻人是“重灾区”,每3人有一人失业。
上月民调表示,72%国民认为核协议未能改善百姓生活,令保守派借机批评鲁哈尼并未争取到一份真正造福人民的协议。
鲁哈尼呼吁选民不要让“极端主义”重返伊朗,指如果自己被强硬派对手取代,伊朗可能面临更大的威权统治,吓跑投资,强调过去4年人民生活水准已经改善,未来更需要投资去解决失业问题。
相对于鲁哈尼“走向西方”,国家检察官莱希被视为哈梅内伊最高领袖继承人,如他当选将增接任最高领袖筹码,加上特朗普对伊朗态度不友善,形容核协议是“历来最差”,又积极加强对沙地阿拉伯的盟友关系,图遏制伊朗在地区影响力,恐让选民风向转往极端保守,莱希并非无胜算。惟他在电视辩论表现逊色,加上被指是1980年代屠杀政治犯的“凶手”之一,一直是其政治生涯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