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北京23日讯)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兹卡病毒在实验老鼠中可以引起睾丸损伤,并最终导致雄性不育,进一步揭示兹卡病毒影响人类健康的可能性。
与《自然》和《科学》并列全世界最权威学术杂志之一的美国《细胞》(Cell)期刊,周二发表了一份中国农业大学李向东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合作的上述研究成果。
根据新华社,《细胞》编辑史蒂夫·毛博士说,中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找到了兹卡病毒通过精液传播的科学依据,也明确了该病毒通过性传播可能引起的危害。
研究表明,兹卡病毒可以突破实验老鼠的血-睾屏障,一旦突破血-睾屏障,在感染后第8天引起睾丸间质充血、急性睾丸炎和附睾炎,睾丸和附睾组织明显萎缩,睾酮水准显著降低。
睾丸缩小失功能
到第16天,实验老鼠有大量精细胞死亡、睾丸精管断裂逐渐丧失。第30天,睾丸进一步缩小,曲细精管进一步丧失正常结构;第60天,老鼠睾丸完全萎缩丧失组织结构。
中科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福表示,随著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科学家发现兹卡病毒对人类的伤害超过了最初的想像。
兹卡病毒去年在南美州大爆发后,一直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课题,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胎儿异常如流产、新生儿小头症等。
今年5月,有临床研究显示兹卡病毒能够通过性传播感染,且病毒核糖核酸(RNA)能在人类精液中长期存在。另外,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行的刊物《发病率和死亡率周报》,来自巴西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对13名巴西婴儿进行研究后发现,包括小头症等由兹卡病毒造成的严重缺陷,可能无法在出生时就察觉,要在出生后数月才会显现。
婴儿缺陷迟浮现
这些婴儿出生时头部偏小,但全都在正常的范围内。在接著的5至12个月内,他们的头部并未按正常速度增长,11人最终被确诊患上小头症。
此外,这些婴儿当中不少都患有癫痫、吞咽困难和关节僵硬等,与兹卡病毒有关的健康问题。
专家指出,此次是首个对类似病例作详细描述的研究,进一步证实该病毒会对发育中的婴儿,造成难于察见的损害。
CDC建议女性一旦在怀孕期间感染病毒,就要对她们所诞下的婴儿进行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