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8日讯)当局监管不足,农村成为过期药倾销场!数据显示,中国一年过期药物高达1.5万吨,一些不法商家趁机在城市低价回收,往农村高价卖出,形成回收、贩卖“一条龙”产业链。
当地传媒披露,全中国约有70%家庭备有药箱,但大多数家庭没有定期清理的习惯。一年过期药品约1.5万吨,如果用5吨的大卡车来运,至少需要3000辆。城市过期药物“下乡”通常会有几条路径,其一是直接卖给地处偏僻、进药不便农村私人诊所;其二在集散地加工处理,将过期药换上新包装、新批号,再卖给当地农村小药店。
据报,这些过期药物甚至发霉、滋生细菌,非但药到病不除,也严重威胁民众健康,还会因再次丢弃,导致二次污染。
过期药品“下乡”能够形成一条龙的产业链,问题主要出在上游城市。城市居民惯于把过期药品当成普通生活垃圾丢弃,使不法分子有机会回收过期药物,处理后变卖。由于欠缺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机制,过期药品的利益灰色地带“应运而生”。
老人成为“接盘者”
至于农村会成为过期药倾销场的原因有,如农村卫生监管制度不严;另有一些“空心化”的农村,读书识字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守老人缺乏健康意识,接收过期药品,从而成为最终的“接盘者”。
当中尤其农村私人诊所是具有熟人社会的情感依托,和大城市的三甲医院相比,它对村民的感情更加熟络。如果不法分子借用这种信赖关系,那过期药品大批量“下乡”,就显得更加轻松自如。
有评论形容,过期药“下乡”是更恶劣的“垃圾围村”,当局解决此问题时,不能仅以成本为考虑,否则农村最终会“伤不起”。
另外,在当地回收过期药品的药贩子,经常活跃在各大医院门口;而正规药品回收点却鲜为人知。
以南京市为例,南京市食药监局在全市设立了近200家“过期药品回收点”,但据南京航空航太大学的学生调研,82.11%的市民不知道有过期药品回收点;而部分知道的市民却觉得去指定药店送交过期药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