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6日讯)中国科学院药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除了获得不少中国人点赞之外,也触发了中国媒体及公众对于中国院士制度的检讨。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报导,屠呦呦虽因领导研制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屡获中国国内外奖项,但先后多次被提名参选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士一直落选。由于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因此被称为“三无科学家”。
为此,中共党媒《人民日报》旗下人民网发表评论文章,质问“屠呦呦为什么落选院士”。
文章指出,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中国并非个案。“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顺风顺水地当上了院士,风光于政、学、商诸界。”
“默默工作、不善交际、敢讲真话、贡献卓著的落选院士,涉嫌造假、擅长公关、有权有钱的却顺利当选、风光无限。两相比照,向社会传递了怎样的信号?给公众造成了怎样的印象?”文章最后总结说,“是该检讨、改进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的时候了。”
北京清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鲁白接受香港凤凰网采访时也批评,中国的“院士制度目前还不是一个荣誉制度,更是一个利益制度。”
“目前虽然院士是选举出来的,但投票者选院士已经不再完全依靠科学成就了。关系、运作和好处成为了一些新的因素。有些人被选上去的时候,意味著有些人被选下来。选下来也是跟这个制度有关系的。”
他建议,“院士应该回归到一个荣誉,表彰一个阶段性的工作,荣誉的认可并不意味著有很多额外的利益。特别是那些理应通过学术竞争才能得到的利益,这个应该回归学术竞争,把院士制度去利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