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9日讯)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日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对河北、安徽、河南、湖南等地的中药材市场进行了暗访检查。行动中发现个别市场中非法加工现象严重,卫生条件令人担忧。
《钱江晚报》报导,在河南禹州的中药材市场,在马路边、停车场等开放场所随意摊开晾晒中药材的现象十分普遍,垃圾充斥其中,甚至在摊晒的药材中还能看到动物的粪便。商贩为了牟取暴利还对销售的药材大动手脚,栀子是一种清热泻火的药材,为了让栀子颜色变得更加好看,竟然使用染色剂浸泡药材。
不仅如此,制售假药,以次充好的行为,在河南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中也很普遍。柴胡是临床中治疗感冒发热的常用药,市场中所谓的柴胡不仅价格相差悬殊,形状也各不相同。中国药典明确标注柴胡入药只能是根部,但市场上能算得上是柴胡的药材,大多都是根和杆掺著一起卖,甚至还有一些商贩售卖没有药用价值的柴胡杆,相比于40元人民币(约23令吉)左右一公斤的柴胡,柴胡杆的价格只需13元(约7令吉)。
报导指出,在抽检的20家样品中,柴胡合格率为零。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材室主任魏锋说:“根据药品标准规定,柴胡的药用部分是地下的根部,地上的非药用部分是禁止作为柴胡入药的。”
此外,专家还发现有与药用柴胡同属一科的植物,但它们在化学成分上有相当大的差别。如果入药,可能对人体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