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指中国存在“论文工厂”,大批生产论文,只要花钱就能将名字挂在该机构生产的论文上。文中特别举出一家涉嫌生产医学论文的“MedChina”,其官网标明“让你不用做实验就可以发表文章”。
中国媒体“澎湃新闻”的记查阅发现“MedChina”位于上海国定东路,前往该处却被告知“MedChina”已搬走。其机构官网已经关闭,在社群网站上的讯息皆删除。经电话联系,接听的人员声称公司只负责论文翻译不“生产”论文,也不提供为论文润色等服务。
从事学术期刊出版工作已19年的克劳斯‧凯泽(Klaus Kayser)发现,一些造假的论文偷偷溜进了知名“诊断病理学”(Diagnostic Pathology)学术期刊,这本期刊2014年5月发表的14篇论文中,6篇有可疑句子重复和其他违失。
《美国科学人》分析100篇以上学术论文语言用词,包括41篇由中国单位资助的论文后发现,一些论文雷同到看上去像是工业规模大量生产出来的。有时只是措辞上的小变化,但是在十几篇论文中可以发现,语言完全雷同, 只是把不同的基因和疾病嵌进这段文字中。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这样的“填词论文”许多来自中国,且相当部分出自“MedChina”。
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今年11月,《科学美国人》通过一名会说中文的记者联系一家名叫“MedChina”医学服务中心的中国公司。这名记者假扮成购买科学论文的科研人员,“MedChina”向其提供了几十条科学“代售话题”和科学杂志“论文转让”协议。负责人还解释称,这些论文或多或少已经被同行评审期刊认可。之后,联系英国现代生物出版集团“英国生物医学中心”(BioMed Central)期刊负责科学诚信的副主任帕特尔,2周后这家集团宣布发现约50篇被虚假期刊评审评估过的手稿,论文很可能就来自“MedChina”。
除此,在文章还附上了一张百人名单。名单上只标示了论文第一作者的名字拼音和论文发表的期刊名字。记者发现这些“问题论文”作者绝大部分来自于中国大学医学院、知名医院和研究所,大部分并不是在校研究生,而是拥有中高级职称的医生和科研工作者。这就涉及一个医学界一直以来的问题──如何处理临床医生职称晋升过程中需要的科研论文。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何裕民受访表示,“我每天都能收到这样的邮件,说是‘代写、拼文章、保证能发’,这早就是公开的秘密,都形成产业链了。”
他认为,现在医学界,从博士生毕业到教授职称评定都已和“论文”这条利益链密不可分。这样的“需求带动产业”,在中医界也不例外。这在医学界圈内已经不是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