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生病,多半会往西医诊所去。历时数千载的中医疗法,有著老一辈人的笃信之外,更需要让年轻人对之重拾信心。
“近5年,民众对中医的态度渐渐好转。”大马中医师公会总会长杨伟雄博士说道。他坦诚,大马中医早前曾面对低潮期,也有好些民众抱有怀疑的心态。直到近几年,民众对中医才慢慢地重拾信心。“当时候,老一辈的相信中医,而年轻一辈则认为中医没有科学根据。”而今,资料搜寻的便利以及西方国家的接纳,成功改变年轻人对中医的看法。
对于中医疗效慢的说法,杨伟雄认为“其实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他笑说,中医与西医其实存在著巨大的差别,与其说疗效慢,不如说是慢工出细活。“西医只医病,不医人;中医先医人,再医病。”他解释,当发烧时,中医虽然花上三五天的时间治好,但面面俱到,开药方面顾及病人的体质,因此才会出现“疗效慢”一说;西医则可能采用浸冰水的方式,固然治好了发烧,却可能因体虚而引发其他症状,如咳嗽、喉咙痛等。
或许有些人对中医仍信心不大,听到“中医”时,甚至与跌打师傅混为一谈。杨伟雄解释,市面上有两种中医课程,一种称为“科班生”,即是5年制的课程,学生在大马完成4年的基本课程以后,就必须到中国再修一年的中医方可毕业。这类型的毕业生拥有完整的医疗知识,可成为正式的中医师。另一种则为短期课程(技术课程)。这样的课程一般只需修读半年至一年的时间,教的是针灸、推拿、跌打等技术性的医学知识。“他们(指短期课程毕业生)只能在技术上做诊断,不能开药。”然而他不否认,可能会害群之马拿著短期课程的文凭,自称中医执业起来。“我相信每个行业都有这样的人(指浑水摸鱼者),就因为这一小群人,影响到中医的形象。”
大马传统医疗保留得佳
在杨伟雄看来,撇除小部分的“坏组织”不谈,大马中医界里大部分都是专业的中医师。“除了中国和台湾,大马的中医发展在亚洲国家来说可是佼佼者。”大马中医历史悠久,在国家独立之前就被带入大马,发展至今。在中医纳入马来西亚学术鉴定机构(MQA)之前,本地的中医师大多到海外就学,或由中医学院或中医师公会承办的课程中毕业。这些本地毕业生一般都需要到中国中医大学修读一年,方可毕业。可见,我国中医师的医药知识水平不仅在大马受承认,也在留学海外时受到中国大学的承认。
虽然我国的中医发展仍比中国稍微逊色,但在传统医疗的保留上却是略胜一筹。“我们还保留了好一些非常传统的疗法,有些甚至比中国更为传统。”杨伟雄透露,中国的中医教育早已加入西医元素,因此在某些疗法已经倾向西医的手法。“就拿中风来说,若是在中国,会先帮你打点滴,当然,输的是中医方面的液体,但‘打点滴’本身就是西医的手法。而大马的中医则会以中医疗法为根基,进行放血以减低体内的血压。”
虽然就现代医疗器具的方便性来说,是西医领先,但杨伟雄认为中医在学习西医医疗精粹的同时,也不该忘记中医的传统疗法。“若是这样下去,传统的疗法就会慢慢地失传。”
中医认证利弊兼有
“以前,我们行内有句话说‘老师带入门,成就在个人’。”杨伟雄笑说,早期没有MQA认证,有些导师或许是一名出色的中医师,却不是一名好老师,不懂得教育的技巧。因此,在老师授业的时候,学徒领悟多少,就要看个人的领悟能力了。
他表示,执行了MQA认证后,中医界有人欢喜有人愁。喜的是在政府的监督下,大马中医水平将更上一层楼。“以前我们毕业后就得自己摸索,无论是到中医馆看诊,还是自己开诊所,都没人指导,靠的是自己一路跌跌撞撞累积下来的经验与心得。现在有政府管制,中医也和西医一样需要实习。他们可在资深的中医带领下实习,学到的东西更多,也更直接,省去了摸索的时间。”而愁的是民办的中医课程则有面临停办的风险,而学院昂高的学费也不是一般人所能负担得起的。若是未来少了民办的中医学院,将可能使中医的数量减少,造成市场供不应求。
杨伟雄为此感到担忧,“现今大马的中医与病人比例是1:100(1个中医看100个病人),已有供不应求的征兆了,未来可能会攀升到1:200或1:300不等。”依他估计,民办中医学院若停办,未来的中医人数将有可能下降20%或更多。他希望政府可以看见此事的严重性,尽快让民办的中医学院通过MQA,以确保本地的中医人数足以应对社会大众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