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在伴侣亲密关系中,其中一方试图控制其伴侣并独断行使权力。家庭暴力在社会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并可分为多种,如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或经济虐待等。
妇女行动协会(AWAM)前主席何玉苓表示,目前多数的受害者均为妇女,其中也有一部分的小孩及年长者遭受家暴。
“目前并没有收到男人被家暴的投报,但并不排除有男人被家暴的可能性。”
她解释,家暴可分为5至6个阶段,且是个会不断循环及重复的模式。
“第一阶段为紧张期,夫妻之间会有小争吵,属于酝酿暴行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容忍期,受害者会容忍施暴者言语上及身体上的攻击。”
第三阶段为爆发期,在这个阶段中,很多时候施暴者可能会为暴行道歉及忏悔,或是答应不再重犯。第四阶段是弥补期,施暴者为暴行做出补偿的行为,如送礼物。第五阶段则是蜜月期。
不是沟通就可解决
她表示,暴行循环模式可以在一段暴力的关系中发生无数次;整个循环可以从几个小时到一年,甚至更多来完成。
她说,很多时候,受害者难以逃出这个循环模式中,因为她们常常深陷在情绪中,认为情况会有好转的迹象。”
“暴行在破裂的关系中循环了很多年,但他们仍无法放弃这段破碎的关系,尤其是在双方有了孩子后,死守破碎关系的情况更为严重。”
她指出,发生家暴的原因有很多;但家暴并不是仅通过沟通就可以解决的事。
“人们普遍认为导致家暴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双方沟通不良、一方太唠叨、施暴者饱受压力及工作不顺利等等原因。所以,妇女及家庭部早前的建议,就是让夫妻之间好好沟通,妇女应该取悦及不要惹怒丈夫;但沟通意味著什么,能全面解决问题吗?”
她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同样的,在遇到暴力的伴侣的时候,不管另一方如何取悦及讨好,改善的几率是小的。
“沟通在一段关系里是必要的,但不是万能的,难道沟通就能让人戒掉暴力吗?”
她指出,社会的整个架构中仍存在这性别不平等,因此在关系不对等的情况下常常显现出权力关系(power relationship);而普遍社会中都是父权体制的。
“我不否认这个社会上有非常多的好男人;但也有因社会结构不平等而出现强者欺负弱者的现象。”
她表示,权力不平衡的结构在社会各种领域都会显现出来的,像是学校里的霸凌,就是强者欺负弱者的现象。
“当我们在教导孩子时,常常灌输的观念是无论对错也不能出手打人;但来到夫妻相处之道,好像又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家庭里的暴力反而能够被容忍下来。”
行管令期间家暴投诉增加44%
为阻断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链而实施的行动管制令来到了第三阶段,而妇女组织所接收到的家暴投报是否有增加的迹象呢?
妇女行动协会前主席何玉苓表示,在行管令期间该协会及妇女援助中心(WAO)所受到的家暴投诉,上升了约44%。
“据昨日的报道,妇女及家庭部旗下的15999关爱热线至今接获135宗有关家暴的投报电话。”
她说,在一般情况下,妇女也因种种原因如害怕及不便外出等原因,难以寻求庇护及援助,而行管令期间更是加剧了情况。
她表示,在行管令期间,夫妻有更多相处时间,因此受害者很容易遭受更多的辱骂或是殴打;其中政府限制人数外出的条规,更是让想携带孩子寻求援助的妇女难以外出。
她指出,在行管令初期,政府没有明确指示给有关单位,导致缺乏了一套在行管令限制下协助受害者的指南。
“行管令初期,妇女部更企图要把关爱热线暂时关闭;妇女组织认为这是很不恰当的行为,因为不管行管令是否实施,家暴的问题是依然存在且持续不断的。”
她呼吁有关当局应该将有关家暴支援服务定为行管令期的关键服务,以在行管令期间继续帮助饱受家暴困扰的家庭。
她说,根据《1994年家庭暴力法令》,家暴是刑事罪,并不是一般的民事诉讼;而法令下也提供了比较好的程序来协助妇女面对家暴。
“在受害者遇到家暴后,可到临近的社会福利局申请紧急保护令(EPO),有效期限为7日;让受害者有个喘息的机会,同时也保护受害者再受施暴。”
之后,受害者能在福利局的协助下,向法庭申请临时保护令(IPO),有效期限是直到警方调查完毕为止。如果在警方调查完毕后,而被告因家庭暴力罪案被提控,法院就可以发出保护令。
受害者应勇于发声求助
纵然家暴常在无声无息中姑息,妇女行动协会前主席何玉苓呼吁饱受家暴困扰的受害者,一定要勇于发声并寻求庇护及援助,方能改变目前的处境。
她明白到受害者无法及时寻求援助,因此她建议受害者在还没寻到外界的援助时,一定要尽力保护自己的安全,免受进一步的伤害。
“受害者可以锁定家中比较安全的地方,在家暴发生时躲进房间或厕所,以求能将伤害减至最低。但是,受害者千万不要躲进厨房,因厨房有许多的利器,比较危险。”
她说,若受害者在家暴之时无处可逃,应该尽量找个角落蹲下,卷缩身体并用双手保护头颅。
她表示,在这个时候,受害者没有办法还手,也应该避免激怒施暴者,导致进一步的伤害。
她指出,有些情况下,施暴者也会将怒气迁怒于孩子,企图透过伤害孩子来钳制受害者。“受害者也应该避免佩戴项链,因为在施暴者失去理智下,项链很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她指出,受害者在平日应该储存能够提供救援的电话号码,像是警局、福利局、家人、信任的朋友,甚至是邻居的号码,以备不时之需。
她认为,社会需要建立起醒觉意识,在接收到家暴的求助信号时,应该立马做出援助。
“受害者在有机会外出时,也许向商店、油站或是路人等等求助,社会应该有这个醒觉意识来帮助她们。”
另外,她表示,邻居是社区中最能及时伸出援手的群体,因此邻居若在发现家暴时,应该尽量给予援助。
“如果发现邻居有人遭家庭暴力对待,应该马上拨打关怀热线或联络警方以协助邻居。可能施暴者惯用暴力,面对一些情况无法自制,所以呼吁大家一定要对家暴受害者伸出援手。”
【家暴救助热线】
妇女行动协会(AWAM)/ 016-237 4221
妇女援助中心(WAO)/ 018-9888058
妇女醒觉中心( WCC)/011-3108 4001
妇女部关爱热线 / 15999
开讲嘉宾:妇女行动协会(AWAM)前主席何玉苓
电台主持人:谢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