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我国华小非华裔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加,从2010年至2014年,全国华小华裔生人数逐年下降,非华裔生的人数却逐年增加。
我国1298所华小55万名学生当中,其中10万名学生就是非华裔生,即每5.5名学生当中,就有一人是非华裔生,董总担心华小因此将变质。
根据了解,全国华小的华裔学生人数从2010年的53万9621人,减少至2014年48万3852人;而非华裔生则从2010年7万2443人,增加至2014年的8万74367人,占了2014年华小总数的15.47%。
随著非华裔生人数逐渐增加,或暗藏不少问题隐忧,如学校以后是否售卖清真食物、是否增加宗教老师等。
《东方日报》就此课题,邀请巴生中华女校董事长高添发和家协主席章端祥发表看法。
政府必须协调
高添发指出,非华裔学生人数占多数的华小,大部分出现在微型华小,一些微型华小,非华裔生人数还多过华裔生。
他说,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多元化是好事,问题是华小若有太多的非华裔生,恐怕会牵连到宗教和文化问题。
他指出,巴生中华女校全校共有1800位学生,今年,非华裔生就占了18%或360位,人数逐渐增长,但学生不止是巫裔,还有印裔、沙巴土著等。
“我个人绝对没有反对友族就读华小,最重要是政府必须协调。”
他说,巴生中华女校因为穆斯林学生已达到一个数量,因此,学校也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提供一个地方让穆斯林学生上宗教课。
“本校的设备都是由董事部及华社自己建设起来,并没获得政府半分钱资助,但董事部没有反对,也不介意提供地方给穆斯林学生学习宗教课程。”
高添发指出,只要学校的穆斯林学生人数超出一定的数量,教育部认为有这个需求,就会派一名宗教老师前来,为穆斯林学生授宗教课程。
“友族将孩子送来华小念书,大部分都有同样概念,就是让孩子掌握多一种语言,这是好事。”
他说,有些是父母想让孩子学习华文,有些则是把孩子送到住家距离附近的华小读书比较方便。
“我们的友族学生家长,有些是政府机构官员,有一次,中华女校在建校时,一位县署高级官员,主动开口要协助把学校后面的保留地,申请建设一条道路。他说这是他的任务,因为他孩子全在华小就读,他的好意也令我们很感动。”
友族家长协助筹款建校
章端祥与高添发的看法一致,不反对友族孩子到华小就读。
他指出,友族同胞看见华小的教育水准逐渐提升,且老师尽责,还有亮眼的成绩,进而把孩子送来华小。
“本校的友族家长与我们华裔家长相处愉快,他们甚至也会协助学校筹款建校,非常配合。”
他说,友族的孩子,因为一开始未掌握华语基础,导致一进入华小,就比较辛苦及吃力,如此一来有心向上的孩子,也会被拖慢学习进度。
“据我所知,有些友族孩子进入华小,连一句华语都不会,孩子必须在这方面下苦工。”
家协开会改用国语
他表示,非华裔学生的增长,不排除会导致华小变质,但那是还很长远的事。不过,他也听说某华小因友族家长人数众多,导致家协开会时,改以国语为媒介语!
保留特色 华小不需改制
“华小不能因为非华裔生的增加,而需要改制。”
高添发指出,尽管非华裔生再多,华小也必须坚持保留华校特征和特色。
“早年,我国华文中学改制为政府中学,我们不希望华小,因为非华裔生增加也必须改制。”
他说,华小除了以学习母语为主,也非常重视国际语言英语和国家官方语言国语,因此华小的课业一般比国小来得繁重。
他指出,非华裔生在幼儿园时,没有学习到华语基础,以致进入华小一年级时,听不懂华语,在学习时显得非常吃力。
办学前班奠定基础
“华小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华裔,在指导不会华语的非华裔生是一项挑战,除非政府开办学前教育,让非华裔生进入一年级时,先通过学前班掌握华文基础,那么进入华小一年级才会比较快掌握学习进度。”
他说,这与国文不好的非巫裔生,升上国中必须上一年预备班以掌握好国文的情况一样。
“根据华小老师提出反应,大部分非华裔生在上课时,因听不懂华语而跟不上进度,因此也影响整班的学习,所以我认为,华小学前班非常重要,政府必须培训这方面的师资。”
他指出,华小纪律好、环境佳及高水准的教育,吸引非华裔将孩子送入华小就读。
“至于华小会不会变质,我认为是政治人物的把戏及政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