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这份软实力产业,近年来在凿石城持续发酵,越来越多峇株人将文化创意出一片产业,开拓了属于自己的文创新世代。
基于情感,也基于文化理想,3名在峇株巴辖土生土长的年轻人,凭著对廿四节令鼓的笃爱与坚持,在过去10年不断为凿石城祭出文化活动,用鼓棒“击”出了一片文化与商业交融的营运新蓝海。
3名前华仁中学廿四节令鼓队队员,即黄德专、蔡家祥及陈伟仁在毕业后,于2006年成立了“石城鼓团”,随后再设立专属工作室,3人个别担任鼓团课程、创意及舞台技术负责人的工作。
尽管中学同读华仁中学,但3人不同班也不同龄,这份多年来因节令鼓而建立的默契与情谊,促成石城鼓团,并在耕耘十载后,继续以自己的方式,传承大马独有的文化。
鼓友相聚平台
鼓团课程负责人黄德专在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当年成立鼓团的初衷简单明了,即让鼓团成为鼓友的相聚平台,毕业后能继续“与鼓为伍”。
“鼓团的前身是鼓友会,后来因为越来越多人加入,促成了石城鼓团,近年来才取得商业注册。我们同为峇株人,都希望以峇株作为出发点,为自己家乡的社区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几年下来,黄德专认为,石城鼓团已不再是一个局限在于让同好聚集的平台,它更像是一个文化团体,在迈向专业化的同时,也慢慢走向职业化发展。
目前,黄德专及舞台技术负责人陈伟仁,已为全职廿四节令鼓课程教练。
在这段蜕变的过程中,始终未被他们所摒弃的,就是当文化与商业结合时,文化仍然必须先于商业的理念。
节令鼓注入现代表演元素
“廿四节令鼓的生命就是创新”。3人在推广这项文创产业上,投入了大量心血,冀望能够引领本地商业转变成为“创新驱动”的经济模式,积极发展属于峇株的艺文空间,鼓励更多创新及清新的单位加入。
黄德专以廿四节令鼓为例子,表示节令鼓就是一门在注入现代表演元素后,仍保有华族传统文化的艺术,这与他们欲开拓峇株文创产业市场的理念不谋而合。
蔡家祥补充,峇株有很多艺文工作者,因为找不到市场而选择到外坡发展,因此希望石城鼓团在“不饿死”的前提下,在峇株传统商业市场中,加入创意走出框架,让更多同好加入以文化创意出一片产业的行列。
谈及如何勇敢的不惧家人的担忧,跨出文化创业的第一步?三人异口同声表示,当初并未设想的那么长远,只是凭著一股傻劲想要实践击鼓这件事,就去做了。
“石城鼓团”已蓄势待发,准备好形成一股顽石力量,聚集更多同好,让更多人在他们敲击出的乐章中,看见峇株文创产业的潜在市场。
设计新课程 灌溉文化幼苗
舞台技术负责人陈伟仁表示,廿四节令鼓的文化风气在峇株尚未普遍,最初耗费了很多时间在寻找合作单位上,但后来发现“做好表演”,即是一份最好的计划书,待民众看见鼓团演出后,就能提升社区接受度。
“之后我们顺利将这项文创产业带进校园,一些社区小学没有鼓的设备,就到工作室上课,借此培育了不少小鼓手,灌溉了文化幼苗。”
他说,鼓团不时会重新设计课程内容,让年龄较小的鼓手在学习击鼓之余,也能在体验之后,从心热爱这项表演艺术。
创意部负责人的蔡家祥则表示,鼓团在“凿石文化”的过程中,一直努力在文化与商业之间寻找平衡点,因此,“每一场演出都是最棒的演出”,都是促使这门文化产业不断脱变的原动力。
“我们在商演的舞台上努力表演,并在下台后积极策划自己的文化演出,努力在在两种掌声下,寻找坚持在文化上置产的信念。”
他说,3人在去年背著节令鼓北上,沿途敲击进行“浪人合鼓”文化表演,并在今年初延续精髓,将表演表演搬回峇株,在各地街头进行演出。
“很多峇株人都不知道原来峇株有一个‘石城鼓团’,在透过街头表演与我们接触后,就像是认识了敲击文化一样,无形中又拉近了我们与峇株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