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4日讯)希盟政府议决废死引发争议,不过隆雪华堂民权委员会认为,政府在详细研究、慎重考虑后决议废死,这是一个勇敢、正确和进步的决定。
该委员会今日发表文告表示,部份民间团体日前公开反对仓促废除死刑,倡议聆听民意、举行公投。对此,该会认为政府固然应听取民意,但在某些特定课题,深入研究权衡后,政府若认为是决策适当就应如实进行。
文告表示,废除死刑从来都不是民意使然,而是决策者的政治智慧和决心。
“2011年时任掌管法律事务的首相署部长纳兹里在跨党派国会圆桌会议,探讨废除死刑的可行性。首相署也在2013年委托总检察署之下的国际法律和法律研究中心广邀法界学者和相关领域专才,深入研究死刑议题,最后2017年完成报告。”
“首相署部长刘伟强日前回答亚依淡国会议员拿督斯里魏家祥针对废除死刑议题的提问时,就是手持这份报告。这份报告完成后,时任首相署部长阿莎丽娜曾经在同年宣布,曾经由内阁与朝野议员多次研讨,达致废除《危险毒品法令》第39(B)条文强制死刑之决定。以上说明,政府是在审慎考虑、通盘研究后,才同意废除死刑,并非仓促决定。”
保护基本人权
文告强调,一个成熟民主国家的司法体制应不受政治人物及民意反复影响。目前,全世界一共142个废除死刑的国家当中,包括欧美和非洲,没有一个国家是在民意支持过半的情况下废除死刑。
“因为废除与否,从来不是是非题。司法体制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多数人利益,同时保护少数人利益,其重要功能就是保护民主体制赋予人民的基本人权。”
文告也表示,隆雪华堂曾于2010年推动废死运动,当时大马青年杨伟光因贩毒遭新加坡政府判处死刑,该会联同大马人民之声发起全民联署,成功收集到11万人的签名支持,唤起大众省思。
“当发生重大残忍的案件时,民意往往导向支持死刑,一旦发现冤案杀错人时,民意极可能导向废死。其实,一个人犯了罪的时候,某种程度上整个社会都有连带责任,如果只把犯罪者挑出来,并没有对整个犯罪成因改善。如何让人权、人道问题受到重视,让马来西亚成为更文明的国家,才是更应该共同思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