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6日讯)吉隆坡市政局及水利灌溉局建设污水处理厂,旨为提升巴生河水质,但《2017年第一系列总稽查司报告》揭露,隆市有4座污水和河水处理厂,无法全面发挥功效,高达57.5%的水质测试不达标!
国家总稽查署是于2015年至2017年10月,实地审查隆市6座污水和河水处理厂的运作,其中发现4座处理厂所产出的水质不一致,偶尔水质测验达标,偶尔并未达标。
上述4座处理厂,分别是吉隆坡批发公市污水处理厂、旧巴生路巴刹污水处理厂、柏龙岗及巴生河水处理厂。
当局在这段期间,总共展开了287份水质样本测试,其中高达165份或57.5%不达标。
当中就以吉隆坡批发公市污水处理站的水质测试最差,所做出的115份水质样本测试,高达93份或80.9%的样本不合格。
尽管有4座污水及河水处理厂的表现不达标,但也有2座分别位于圣玛丽大教堂及巴生的污水处理池管理有效,所滤出的水质都达到标准。
联邦直辖区部回应,之所以吉隆坡批发公市及旧巴生路巴刹污水处理厂,所滤出的水质不一致,是与污染程度和污水量太多相关。
“而且,直辖区部2011年聘请顾问公司负责管理污水处理厂时,并未为水质标准设下规定,倘若要将水质提升至2B等级,市政局将会聘请新顾问负责。”
总稽查司报告指出,确保污水处理厂所产出的水质达到2B等级,是至关重要,否则将会影响生命之河计划中河流净化项目的进度;生命之河计划放眼在2020年将河流净化至2B等级(适合碰触和休闲用途)。
为跟进河流净化进度,国家总稽查署也审查了巴生河的水质,并发现2014年、2016年及2017年水质测试,呈下滑趋势,情况令人担忧。
报告指出,从2011年至2013年,河流净化的进度都朝向目标前进,但步入2014年,却呈下滑趋势,尽管在2015年,河流净化再度赶上进度,无奈2016年起至2017年,又再次不达标。
“距离2020年的目标仅剩3年,但水质测试的不稳定及逐步下滑,都令人担心将会影响到生命之河计划的整体进度;在73项净化河流的工程配套中,当局至今已完成54项。”
营运费开销与估价相差835%
《2017年第一系列总稽查司报告》指出, 顾问公司就吉隆坡批发公市污水处理厂所做出的营运费用估价,与实际营运开销,相差了493.1%至 835%!
报告指出,根据当局审查,顾问公司所建议的营运费估价,是一年14万1600令吉或每个月1万1800令吉,比实际开销低,而每个月的实际开销需达6万至10万令吉之间。
“实际开销与估价出现了太显著的误差,差别幅度介于493.1%至 835%。”
直辖区部于今年2月5日回应,之所以发生价格误差,是因为顾问公司在面积估算上出现失误;例如该污水处理厂实际面积为16.3X35.4公尺,奈何顾问公司却是以8.9X10.4公尺面积做出估价。
“这是顾问公司的疏忽,吉隆坡市政局也于今年2月13日,向对方发函要求解释。”
工程延误天数高达944天
《2017年第一系列总稽查司报告》指出,所稽查的6项河流水质管制合约工程(污水处理厂)都没有按照原定日期竣工,反而期间批准了19宗延工申请,所涉及的延工天数介于92日至944日之间。
报告指出,每项建设工程都理应按照原定日期竣工,但根据当局所审查的6项工程,发现所有工程都曾经申请延长工程期限。
其中5项工程能够在延工期限内完成,唯独一项吉隆坡批发公市污水处理厂的工程,始终未能在所批准的延工时期内竣工,结果需做出4万令吉的赔偿。
根据当局进一步稽查,也发现当中有4项工程因为缺乏详细规划,导致必须提出13次延工申请,涉及天数介于45日至356日之间。
“有关工程所面对的施工阻碍,包括地点及设计的更改、水供和能源问题,以及第三方的阻碍,如木屋居民的反对。”
报告建议,市政局及水利灌溉局在展开每项工程之前,必须做出详细的策划,以确保工程都能如期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