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9日讯)近年来,城市内的后巷提升及美化工程频频展开,其中吉隆坡市政局也与私人公司合作提升隆市9条后巷,提升工作固然是好事,然而若只是透过壁画或装饰进行美化工程,就仅沦为“表面”的提升,仍缺少当地人文味道;同时当地特色丰富的后巷,如中华巷、鬼仔巷却没在计划中,令人惋惜。
后巷不是城市内的主要空间,因此常常都被忽视,导致卫生环境欠缺理想,甚至成为罪案的温床,因此近年来政府单位频频展开后巷提升及美化工程,加强后巷的卫生清洁和安全性,然而要真正“活化”后巷,需要更深入探讨当地的文化风味,并经过全面性规划,才能让整个工程更有意义,真正发挥其效用。
“走街”协调人曾慧玲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后巷提升及美化工程固然是好事,让原本充满垃圾的后巷变得干净及安全,无论是视觉或感觉都获得提升。
“但深入思考,在进行提升及美化工程时,我们需要考量提升这个空间是要向民众反映什么?例如当地的故事或是社区特色?”
“若只是用壁画及装饰作为美化工作,那只是一个很‘表面的意义’。”
改善环境卫生
她表示,谈及后巷提升计划,然而毗邻的隆市茨厂街中华巷却没有在名单中,让她感到很失望。
“其实茨厂街中华巷是最有当地特色,也是人民大量及持续使用的空间,中华巷充满著历史故事,也是一条可反映出当地社区民情的巷子,但是因环境因素而让人止步。中华巷有许多老店和传统式咖啡馆,还有许多传统美食,但当地环境过于肮脏,排水系统没有妥善清理,巷子甚至有股腐烂味道,即使你很想品尝巷子内那杯很好喝的咖啡,但也会因为环境因素而止步。”
她说,若中华巷也展开提升工程,改善环境卫生,就能够带动老店继续传承,带动当地的社区和经济。“作为导览员,我们也很愿意导览一些具有当地特色或故事的巷子。”
以人文为考量 注重当地生活风情
文化古迹保存工作者张集强表示,相关单位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后巷的美化及提升工程,若只是用壁画或装饰美化,那与当地的生活风情并没有关系,其吸引力和新鲜感也会减少。
“90年代后,政府因重视街道卫生,把街道摊贩整顿至美食中心,或是文化街,但这并不是当地自然的人文景观,而是刻意打造的情景。”
“在探讨后巷安全性方面,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角度看待,在后巷的提升工程,一般会设立灯光设备或是闭路电视,加强安全性,但这只是一种‘硬体设备’,即使有著这些安全设备,但在一条少人使用的街道上,会发生的事情还是会发生。”
注入绿化元素
他认为,在规划后巷提升方面,应该以当地人文为首要考量,保留当地人文活动,让人们包括游客真正感受到当地的真实风情。
“相较于刻意打造出的风情,社区里自然流露的特色将更为珍贵。”
他说,其实后巷是个很好的空间,没有车辆行驶,是一个让人行走的空间,他举例,麻坡的后巷提升工作做得不错,有关单位把后巷作为捷径,让人民无需经过大路,可以透过脚踏车在后巷捷径中移动。
“后巷的美化工作也可注入绿化元素,加入盆栽等,让后巷整个活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