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醇百年的雪隆华人酒商公会,虽然多年来秉持低调及默默耕耘的宗旨,百年一路走来虽面对各种困境,但始终唯一不变的是那一纸“酒牌”的申请,过程有如登天般艰难!
百年前申请酒牌,面对被英殖民政府的限制及刁难,来到今时今日,申请酒牌也一样面对层层管卡,让不少商家深感感慨,申请酒牌真是不容啊!
因此,才令国内酒商业者更为团结,商讨对策,促使酒商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及历来不衰。
雪隆华人酒商公会会长梁榜涛指出,“一牌难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打从酒业在国内崛起,华裔酒商便面对执政单位的严厉把关。
“其实早在英殖民时期就不是每个人可以得到酒牌,申请酒牌也面对英殖民政府的种种限制。大马独立以后,这个情况并没有因此改善太多,政府对于酒商业者设限颇多。外行人想要从事酒业非易事,所以至今华人酒商很多都是传自家族生意。”
他说,英国人过去因为贸易来往管制甚严,必须与他们打好交道才有办法得到营业执照;现今政府则是以考量其它族群为由,但是我国本属多元社会,应该互相包容。
须多部门批核
雪隆华人酒商公会执行秘书陈驹胜坦言,酒商申请“酒牌”并非易事,在国内市场上,无论卖酒、批发酒、装酒和酿酒等关于酒类的运作,都需要个别不同的营业执照。有时候单单一个酒庄,就可能需要通过好几个程序,缺一不可,否则可能无法正常营业。
他直言,现代如果要拿到酒牌,需要经由卫生部、警方、县市议会以及酒业相关的部门批核,才可以得到贩卖酒类产品的执照。惟,往往这些部门都会要求酒类产品和饮料与其它食品分开,而且还会指定不可贩卖给予18岁以下的人士等等条例。
“一旦发现申请者无法达标,又或是贩售地点设立在有关当局认为不适宜的地方,也就无法获得酒业执照。”
他说,由此可见,隆雪区遗留下来的传统酒庄也寥寥无几,如东亚、裕利栈和大同,皆是隆雪地区的老字号酒庄。
各籍贯酒商加入 公会3次更名
成立于1917年11月4日的雪隆华人酒商公会,初期名为吉隆坡酒商公所,是过去多数经营酒业的南华潮汕人,为了互相照应同乡而自组的社团。
后来随著人数增长,各种籍贯的酒商加入因此经历3次更名,分别为吉隆坡酒商公会、雪兰莪酒商公会、雪隆酒商公会以及现用的雪隆华人酒商公会。
梁榜涛说,早期潮汕人南下为了在异地谋生,所以便把拿手的造酒绝活在本地运用,所以当时候大部分的酒商业者都是同乡人,加上华社习惯成立社团巩固势力,故酒商业者也不例外,在100年前成立吉隆坡酒商公所。
他说,初期大家皆以家乡酒,即贩卖中国酒为多,直到欧洲实力占领马来亚,不少华商开始接触西洋商品,同时也看准商机,引进西洋酒。
他笑言,华人的接受度很高,很多新事物都会尝试,所以洋酒不单是售卖给予本地洋人,更多的是华人购买。
“以前3毛钱可以买一盒叉烧饭,可想而知当时候(售价)12、18令吉的洋酒,并不是每个人都喝得起。”
他表示,基本上稍有质感的洋酒都从国外进口,也以法国和苏格兰居多。虽然本地后来也有尝试制作洋酒,现价约30令吉至50令吉不等,不过大部分都是外劳购买。
雪隆华人酒商公会副会长杨应潜也说,现在基本上本地没有造酒了,除了因为气候无法制造好的洋酒,成本也高;反倒是装酒居多,成本低但质感却不输太远。
他说,如果时下还有人酿酒,一般都是中国酒,如五加皮、白酒和米酒,或是煮食用的酒居多。
雪隆华人酒商公会越战越勇
拥有百年历史的公会,担任会长之职有18年之久梁榜涛忆述,其实一路走来不容易,与其它老社团一样经历不少艰辛,但却因为先贤的努力而得以维持至今。
他说,就像二战时期风风火火,从1939年的抗日时期起,很多华团领袖都尽可能保持低调,避免与日军正面交集,所以许多会所活动都无法高调进行,甚至必须暂时搁置。
“会所事务停顿近3年后,吉隆坡隆兴公司东主卢雄烈便自发召集会员重组会所事务,并更名为‘吉隆坡酒商公会’,同时也在1944年恢复改选。”
他坦言,虽然很多社团面对后继无人的问题,但他却坚信酒商公会不会随之沉没,反而会越战越勇。
“说实在的,我们跟其它血缘性团体不同,我们会员都是从商,大家都知道酒业面对各方的打压,所以如果要维持生计就必须团结一致,互相帮忙才可以不朽。”
他也预告,今年11月4日便迎来创会百年之际,所以推出周年特刊,记载背后历史,并且强调不接受任何广告式的赞助,以会员的力量自费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