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日讯)尽管第一捷运首阶段服务正式开跑,惟专家强调捷运并非万能魔术棒,各种公共交通系统不应把彼此视为对手,反而应善用自身特点,才能从私家车手上抢夺更多搭客!
第一捷运首阶段服务(双溪毛糯至士曼丹)上月16日正式投入服务后,也象征我国公交系统迈入新一页,明年7月全线通车后,从双溪毛糯途经隆市到蕉赖与加影的覆盖范围,也更让人期待其效应。
惟土地运用及城市交通规划专家吴木炎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强调,捷运启用后肯定有所作用,但很难达至太高的期望回报,毕竟我国公交系统问题,不能单靠捷运服务就可解决。
“坦白说,首阶段12个车站的数量太少,很多车站不是民众主要目的地,途经路线过半都不是繁忙路段,基本不会塞车,若改为自行驾驶,速度肯定比每车站要停下来的捷运更快,因此第一捷运的真正效果,还是要等到全线通车后,从士曼丹进入隆市最塞车的地段(士曼丹至马鲁里)才能展现。”
“不过捷运系统仍然有所局限,首先是只有‘量’(载客量),但无法离开轨道的缺乏伸缩性,只能扮演‘点至点’运送服务,吸引车站1公里的圆周范围搭客,因此必须与接驳巴士合作,扩大覆盖范围至5公里,才能继续推高搭客量。”
公交对手是私家车
他认为,所有公共交通设施,无论是巴士、有轨公共交通如轻快铁、捷运、单轨火车与电动火车、德士和各种召车服务必须统合为一个生态,彼此合作才能生存,向私家车宣战。
“公交系统的对手不是彼此,而是私家车,就像捷运抢客目标不应该是轻快铁或巴士,因各有特色没必要互相比较,应该合作让公交系统更完善,就能让更多人放弃驾驶。”
他举例,每辆捷运载客量破千人,轻快铁提升至6节车厢后,载客量也破千,可扮演主要交通运输系统,途经路线的巴士服务,无需再长途跋涉把搭客载入市中心,而是来往车站与住宅区和商业区,节省行驶时间,也能放大捷运与轻快铁载客量。
“巴士业者也可与捷运或轻快铁合作,例如搭乘两种以上的公交系统,可获得更高的车资折扣,提高公交服务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