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2日讯)大马狮艺重要推手萧斐弘师傅指出,大马高桩舞狮的开端,可追溯到1983年,从大马有舞狮比赛环节开始。
他说,最早期的舞狮,从平地舞狮开始兴起,一路发展到使用器材,再演变成今时今日家喻户晓的高桩舞狮。
“‘高桩舞狮’并非一开始就采用现今高桩的模样,其实,最早期的第一种椿是从‘矮桩’开始,当时的‘矮桩’高度仅有33寸,若以舞狮作为组合配搭,我们又称为‘梅花椿’。”
“‘矮桩’之后,有人就构思把椿的高度大幅加高,最高的高度曾达20呎,但基于此高桩设计太危险,加上顾及观众欣赏的舒服感,因为这个时期,麻坡关圣宫便创设一个不高又不矮的‘高桩舞狮’出来。”
列国际文物遗产
他说,直至1992年,关圣宫龙狮团代表大马到香港参加舞狮比赛时,得到了一些国际舞狮界朋友的意见。当时他们联同香港等国,筹设一个国际龙狮筹委会。筹委会于1993年成立后,就把高桩纳入到比赛章程内,包括规定尺寸等。
“高桩舞狮之后一路被推展,并正式在国际上定型。然而,让我们感恩的是,2007年,在前马华总会长丹斯里黄家定等人的协助下,高桩舞狮最终被列为国家文物遗产之一。”
萧斐弘师傅重申,高桩舞狮的确不是由其所创立,他只是高桩舞狮的大力推手而已。而高桩舞狮也不是由关圣宫来定位,因为这些都是经过舞狮界同仁不断推展演变,推展到最后,由关圣宫把它带到国际上。但高桩舞狮的确是“地道”从大马开始发扬至国际。
萧斐弘师傅表示,我国狮艺发展至今已达到世界级水准,从原本属于民俗间的活动,发展成为国际间重要的比赛项目。
尽管我国的舞狮水准已达到很高的水准,但他认为,大马的舞狮团队不应该就此自满,而应该不断创新。他直言,我国舞狮的水准不能说已达到饱和阶段,因为还要保留进步的空间。
“我希望我国的龙狮团,在不断创新求变的当儿,也要创新不离传统,在传统的核心内也不能少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