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3日讯)从下个月起,垃圾不分类就开罚;此举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让不少隆市民表态会开始进行垃圾分类;他们除了认同,重罚之下必定能起到作用,但也不禁质问执法当局会否强而有力地持续执法,或仅是维持“三分钟”热度!
距离隆市政局强制性落实居家垃圾分类的期限还剩一个礼拜,《东方日报》记者今日特别走访甲洞区时,发现许多居民对于这项措施都保持乐观态度,而皆认为严罚之下,必然能够推动这股环保风气,迎接“垃圾分类”时代的到来!
从事小贩行业的林肯特(译名)目前居住在甲洞的某间公寓,他表示,大马是到了必须进行垃圾分类的时候了;这政策是也一个对环境友善的政策,因此非常值得鼓励。
“大马人很习惯把所有的垃圾一起丢;一些内脏和食物残渣,加上炎热潮湿的天气导致垃圾发出阵阵恶臭!”
他指出,尽管有了这项政策,但成功落实与否的关键,就看地方政府执法的严格程度和一些相关知识的宣导力度;高额的罚款确实会迫使一些民众配合,对于落实全面垃圾分类的政策是有帮助的。
鼓励邻居齐环保
居住在增江的胡丽华(53岁)表示自己和家人从以前就有进行垃圾分类,自己也会常常鼓励隔壁的邻居一起做环保。因此,当初在新闻看到市政局推行有关政策的时候就感到很兴奋。
“我常在家把垃圾分类,如一些玻璃瓶、报纸和塑料等进行归类包装,然后再捐赠给慈济。”
另外,她认为,高额罚款对于一些公寓和组屋也许并不是那么有效。
“由于罚单并不是直接开给屋主,另外加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配合,因此组屋联合管理层的挑战是非常大的。”
灌输外劳分类管理层挑战大
居住在公寓的杜曼仪(29岁)认为,罚款确实会鼓励更加多的人进行垃圾分类,但自己却是自发性分类,这主要的原因是垃圾分类后再丢弃,能够方便清道夫处理垃圾。
“尽管我们都是把所有的垃圾丢尽一个大垃圾槽,但垃圾归类包装在各自的垃圾袋后,清道夫就不需要一个个袋子打开再处理。”
她表示,自己曾经多次目睹一些清洁工作在早上天未亮的时候,在大垃圾槽旁边把一袋袋垃圾进行分类而感到心痛,因此决定要把垃圾分类,减轻他人负担。
目前也延伸另一层的问题,一些民众也表示,不少高楼住宅尤其是人民组屋及廉价组屋,住了不少的外劳;这些外劳平时除了乱丢垃圾,就算楼下有垃圾槽也随意将垃圾丢弃在走廊及楼梯间,未来如何灌输这些外劳遵守我国的新条令,也是管理层及联合管理机构的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