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3日讯)随著生命泉源(LWSABAH,5328,主板消费股)今日在马股挂牌上市,2024年迄今为止,在马股已经有45家公司上市,首次公开售股(IPO)活跃程度可见一斑。
大马交易所(BURSA,1818,主板金融股)成功超越了东南亚区域的其他交易所,成为在稳定的经济与政治环境下,吸引投资者的IPO热点。
马股IPO热 狮城“退市热”
在2024年上半年,大马的IPO市场表现不凡,共筹集了4亿5000万美元(约19亿9000万令吉),占东南亚IPO集资总额的33%。
这表现与其他区域市场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在新加坡和其他亚太市场的IPO市场表现较为疲弱的背景下。
新加坡股市面临严峻挑战,近期出现了“退市多过上市”的现象,市值和成交量持续缩小。新加坡交易所(SGX)甚至提出自行“死亡”,计划退市,并将焦点转向非股票业务。
据报导,新加坡政府已成立工作小组,试图提振股市,但据外媒引述新加坡交易所内部人士指出,这些计划过于乐观,实现的可能性较低。
当前,新加坡股市的总市值已被印尼超越,失去了“东盟一哥”的地位,并且差距持续扩大。虽然泰国股市表现不佳,但市值有可能逐步追赶新加坡,进一步削弱新加坡在东南亚股市中的领先地位。
新交所今年仅一公司上市
在IPO方面,新加坡的表现尤为疲弱,今年新加坡交易所仅有一家公司上市,集资额仅为2000万美元(6633万令吉),与香港同期的65亿美元(约290亿令吉)的集资额相比,差距十分显著。
此外,新加坡股市的上市公司数量也在逐年下降,从2012年的近800家公司下降至现在的约600家公司。退市多于上市的情况使得新加坡股市的规模逐渐缩小。
新加坡交易所面临的问题并非短期现象。尽管政府成立了工作小组,希望能通过政策刺激股市,目标是将今年的IPO数量从去年的7家增加到14家,但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个目标过于乐观。许多公司宁愿选择在美国、香港或马来西亚上市,而非新加坡。
有市场人士甚至提出,或许应该考虑让新加坡交易所退市,换取更为宽松的监管政策。部份分析人士认为,新加坡股市的现金股票业务已经难以回升,不如转型为专注于衍生工具的交易所,并以此为基础,将新加坡交易所打造成亚洲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