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2日讯)每周工作80个小时,动辄数十亿美元的交易,奖金拿到手软,香港投资银行家曾过著紧张而又富足的生活。
如今这一切如过往云烟。数十年来让投银家如鱼得水的中国大单犹如蒸发一般。银行和律所都在裁员,留下来的顾问追著小单工作,或者去休个长假。
从业20多年的投资银行家Veronique Lafon-Vinais表示,“投资银行家和顾问高大上的黄金时代几乎一去不复返。”
今年全球交易都不景气,彭博汇编数据显示,中国和香港的并购交易规模约1850亿美元,下降6%,势将创下2013年以来最低水平,仅略高于此后年度平均规模的一半。
IPO交易的下降更为极端。今年香港IPO市场势将创下2001年以来表现最差一年,仅有46亿美元。与3年前520亿美元的融资规模相比仅是沧海一粟,比过去10年310亿美元的均值下降了85%。
根据对十多位顾问的采访,明年的市场环境预计仍将充满挑战,有人表示至少要到2025年交易活动才能回升。由于涉及敏感信息,接受采访的顾问要求匿名。
他们提到,很多问题还比较突出,诸如海外融资成本上升、市场动荡、中美紧张关系以及中国对房地产、科技和金融等行业的整顿等。香港股市估值下跌,再加上监管收紧,也在让中国企业打消上市念头。
投资银行业环境的变化,让银行家少了些傲气,也更加节俭。商务舱旅行和高费用开支也被削减,很多面对面的会议被Zoom电话取而代之。
随著交易规模和数量的下降,过去难得休息的许多顾问,如今有机会放长假陪家人旅行。
担心工作
以前经常加班的银行家开始陪伴起家人。然而,四处旅行和更轻松的生活方式背后,掩藏著对未来的焦虑。
“在当前交易活动下降、金融业裁员的大环境下,人们喜欢休个长假,但我觉得他们也担心离开办公室太久。”
专注于亚洲的投资谘询公司BDA Partners的合伙人卡瓦纳(Simon Kavanagh)表示,“他们担心休假回来后工作就没了。”
可以肯定的,银行业面对著全球交易下滑的局面。彭博汇编数据显示,今年美国的并购交易规模为1.4兆美元,至10年低点。
就IPO而言,今年在美国交易所筹集的规模约为250亿美元,虽与2022年相比略有上升,但与2021年大获丰收时相比下降了90%以上。
考虑到中国经济衰退的持续时间和深度,以及前景不太明朗,早年大举扩张的银行行动起来。过去一年,包括高盛集团和摩根史丹利在内的华尔街银行在香港多轮裁员。
另辟天地
招聘公司Hays 驻香港的董事总经理表示,由于交易活动寥寥无几,很多分析师乃至董事总经理在离开投行,尤其是那些专注于中国项目的银行家。
有些人考虑从事新的职业。一家跨国银行的资深并购银行家和他的整个团队被裁后,他决定离开这个拼打将近30年的行业。现在正在考虑创办初创企业,或找家公司担任董事会顾问。
薪酬方面也受到冲击,亚洲投资银行家的薪酬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