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日讯)现任中国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获任命为央行党委书记,为行长更迭铺路。分析人士认为,这位央行学者型老将获提拔意味著决策层在经济复苏乏力之际更注重政策的连续性,避免剧烈的变动。
潘功胜周六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表明该央行将维持现有政策方向,与其近期仅小幅降息和鼓励银行向目标领域发放更多贷款的做法保持一致。最近几周,随著数据继续显示经济失去动力,政府面临著外界要求加大刺激力度的呼声。
龙洲经讯中国研究副主任贝德尔(Christopher Beddor)说 ,很明显,领导层这项人事安排代表其偏向政策的连续性。领导层和中国人民银行非常清楚,潘功胜为外界所熟知,受到国内和全球投资者的好评。
59岁的潘功胜履历包括在中国一些商业银行担任高层职位,并在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担任过研究职务,随著人们对消费者支出和房地产等领域持续疲软的疑虑日益加剧,他的出线将帮助引导中国经济走出疫情后的衰退。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预计即将访华,这是中国寻求吸引更多外国投资之际新的外交尝试的一部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周宣称,“要更好地保护外商投资权益”。
欧亚集团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经济复苏乏力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恶化可能是潘功胜突然晋升的原因。他支持监管改革和监督,与其他中国央行主事者相比,他拥有丰富的国际知识和人脉关系。
尽管如此,在习近平改组金融体系监管高层之际,他的任命仍然没有解答有关中国人民银行角色的关键问题。去年,潘功胜在十年两次的领导班子换届中未能进入中共中央委员会——但他的前任郭树清周六卸任央行党委书记一职。行长易纲也不再担任央行党委副书记职务。《华尔街日报》早些时候报导称,中国计画任命潘功胜为央行行长,这将使央行恢复近几十年来由一人兼任两个最高职位的常态。
Absolute Strategy Research新兴市场经济学家赫尔森(Michael Hirson)表示,潘功胜在党内的地位相对较弱,可能会导致中国央行在最高层经济决策中的影响力减弱。
就近期政策前景而言,潘功胜的业内人士背景、高债务和产能过剩等结构性压力对央行回旋馀地的限制,以及在重大政策转折问题上取得共识的必要,都意味著保持连续性是最有可能的一幕与美国联储会和欧洲央行不同,中国人民银行向以总理李强为首的中国国务院负责,在制定利率或管理货币等重大政策决定之前需要获得批准。
《中国人民银行的崛起》合著者、澳洲格里菲斯大学高级讲师表示,在习近平的第三个任期内,该央行不太可能在宏观经济决策中发挥任何主要主导作用,而将更多地充当技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