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4日讯│国际贸易与工业部明年将根据“准备转移工业4.0评估”指标,为500家中小型企业提供2亿1000万令吉的拨款。
该部投资政策和贸易便利高级总监法伊扎,今天在题为“工业4.0:人性化机器,破坏性经济”的论坛发表谈话时表示,该部已经在试验阶段,评估了22家制造领域中小型企业,做为制订有关指标的指南。
明年筛选的500家中小型企业将更多元化,包括与制造业相关的领域。
为了鼓励中小企业迎接工业4.0,政府在2019年财政预算案中宣布,于2019至2021年拨款2亿1000万令吉给首500家中小企业,并由贸工部负责。
贸工部需先将评估指标上交予大马生产力机构(MPC),达到要求后才能推出。
若将2亿1000万令吉的拨款平均分配给500家中小型企业,每家企业可获42万令吉。
询及这是否足够协助中小型企业转向工业4.0,论坛主讲人拿督彭继通表示,虽然无法与新加坡相比,但政府至少已开始朝向工业4.0的方向前进。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公布的《2017世界机器人报告》指出,2016年,大马制造领域的人手与机器对比,是1万人对34个机器,远低于新加坡的488个机器,也比泰国的45个少。根据该报告,全球制造领域的比例是每1万名员工平均对74个机器。
彭继通称,推行工业4.0最大的挑战,包括无法衡量可获得的经济效益,但所需投入的资金相对庞大。
“对厂商来说,产能过剩还可考虑辞退多馀的员工,但已经安装的机器却难以变现。”
先准备才转向工业4.0他续称,工业4.0并非每家企业都适用,要考虑投资回报率,以及各别企业的投资和产能。
“若一家公司产品种类多、产量小,自动化便可能不适合。”
他表示,工业4.0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要先做好准备才能转向工业4.0,例如拥有一定的机器、员工的技术水平等。
根据贸工部发布的国家工业4.0政策详情,我国从2016年到2025年的目标包括:
(一)制造业每名员工产值增加30%,至10万6647令吉;
(二)制造领域对全国经济的贡献从2540亿令吉,提高至3920亿令吉;
(三)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35提高至30;
(四)有熟练技术的工人比例从18%,增加至35%。
询及这样的目标会否太低,法伊扎莫哈末尤索夫表示,以上目标是切实际的。
“这些目标是考虑到业界目前对工业4.0的醒觉和工业水平。”